我國進入輕中度老齡化社會以來,老人們的養老問題就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們的身體機能是大不如前,相應用于醫療方面的費用也在逐漸增長。而我國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由來已久,好的一點是今年全國醫保共濟制度開始施行,醫保報銷的范圍更廣、沉睡的個人賬戶醫療資金也能更好的利用起來了;另一方面養老金作為絕大多數老人退休后的唯一固定經濟來源,對保障老人們的晚年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養老金的最低發放基數自2005年起就開始上漲,今年已經連續上漲了18年,但養老保險繳納和養老金的領取等等,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被一次又一次提上了臺面,很多人不明白這一舉措的重要意義,事實上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對社會各方面都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以下3點尤為明顯,其中的前因后果一次性告訴你,來一起看看:
很多參與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可能在某個城市繳納了幾年的保險費用,此后就在另一個城市工作生活直至退休??鐓^的養老保險費用繳納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全國的養老保險繳納信息并不是很聯通,跨區和跨城辦理退休手續時,可能會遇到一系列的難題。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后,就基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能大量節省人們的時間和精力。
一直以來在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過程中,各地個人承擔的比例都不是固定的,一些養老負擔重的城市,個人承擔比例可能會高一些;反之一些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是那么嚴重的地方,單位承擔的比例可能會高一些;還有些地方規定的養老金最低發放基數,是按照最低工資水平確定的,而非這60%的社會平均工資。這樣的規定雖然能更好適應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社會公平,容易引發多種社會矛盾。
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養老基金的使用情況也完全不一樣,甚至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拿廣東和黑龍江來說,前者作為一線發達城市,養老基金的累計結余一萬億、后者是負的300多億元?;谶@樣的現實情況,廣東老人每月到手的養老金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未來上調養老金最低發放基數時,也占據著更強的優勢;反之黑龍江的養老金最低發放基數,雖然也在漲但一年比一年的上漲幅度低。
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之后,養老基金結余多的城市,可以劃分出一定的金額,給那些養老金明顯虧損的城市。當然這并不是白給的,具體怎么操作就看中央出臺的詳細方案了,值得肯定的一點是,會進一步促進養老基金的平穩運行。
往期文章:
個人養老金落地,工資在5000以下的要不要參與,引發社會層面熱議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