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鄧飛
作為養老保險制度的補充、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開閘”。鄭州作為36個試點城市之一可以先行先試,同時,首批23家入圍試點的商業銀行,也同步啟動了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服務。個人養老金年繳納上限為12000元,繳費可享受三項稅費優惠,同時也可以儲蓄存款,購買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
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開戶了,年繳納上限12000元
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鄭州等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啟動實施,試行1年后再逐步推向全國。
根據通知信息,首批23家入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銀行上線賬戶開通服務,符合條件的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不含退休人員)均可通過這些銀行開設賬戶。這23家開立銀行包括: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5家城商行。
記者27日查詢多家銀行的App,均已顯示個人養老金開戶操作入口。賬戶開立后,參加人就可以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了。相應的產品將陸續上線,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多家銀行開展了促銷活動,市民可去銀行網點辦理,也可通過手機銀行、網銀、微銀行等線上渠道開戶。
查詢日期:2023年11月27日
注:完成對接測試的商業銀行名單已公布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http://si.12333.gov.cn/),群眾可通過該平臺和電子社保卡等渠道查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實時更新相關名單。
個人養老金不同于基本養老保險,是政府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目前規定年繳納上限為12000元。
通俗說地說,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用由個人和企業共同承擔,企業必須要為職工繳納社保,社保包括了基本養老保險,企業承擔大頭。而個人養老金的繳費和企業沒有任何關系,屬個人自愿行為,參加者需要全部自費,就是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為老年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另外,到退休年齡后基本養老保險按月領取養老金,而個人養老金的領取方式靈活多樣,可按月領取,也可選擇多次領取,甚至一次性全部領完,只是做出選擇后就不能再變了。
能享受多少稅收優惠?三項利好疊加
個人養老金與普通存款、理財產品不同,能享受稅收優惠。9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的實際稅負由7.5%降為3%。政策實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首先,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享受遞延納稅,可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每年1.2萬元的個人養老金繳費,可以像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支出一樣,從個人收入中扣除,不計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此外,對部分群體而言,1.2萬元的免稅額度可能會降低當期個人所得稅一個稅檔,這也能讓群眾得到實惠。
個人養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已上線
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月收入5000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參與者,才能在繳納環節享受到個人養老金帶來的優惠。年收入超過6萬元的參加人,根據年收入水平不同,個人養老金可每年節稅幾百元至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不等。
比如年收入10萬元,個人應納稅所得4萬元,稅率10%,應納稅4000元;扣除1.2萬元免稅額度后,稅率可降至3%,應納稅1200元,一年節稅2800元。
年收入37萬元,個人應納稅所得31萬元,稅率25%,應納稅45580元;如果扣除1.2萬元,稅率則變成20%,個人應納稅42680元,一年節稅近3000元。
其次,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按照規定,個人養老金繳費可以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此次政策明確,投資收益暫不征稅。
第三,在領取環節,積累的個人養老金不納入個人所得稅年度清繳,單獨按照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7.5%是此前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實際稅負。2023年,財政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對個人達到規定條件時領取的商業養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款計入“其他所得”項目。
將領取階段的實際稅負降至3%,繳費者將會得到除個稅優惠以外的疊加實惠。
可購買哪些金融產品?
為提高安全性,參加人可購買的金融產品采取名單式管理,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具體產品由金融監管部門確定,并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金融行業平臺公布和更新。
目前,證監會已公布入選的129只基金產品名單。個人養老金保險類產品名單也已公布,有來自6家保險公司的總計7款產品入圍。
查詢時間:2023年11月27日
11月18日晚間,證監會官網公示了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包括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國泰基金、華寶基金、萬家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平安基金等在內的40家旗下共計129只養老目標基金入選。
在證監會發布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及銷售機構名錄同時,銀保監會也正式印發《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商業銀行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進行全面規范,也為基金公司等個人養老金產品管理機構正式開展產品銷售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
要不要參加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制度屬于“養老第三支柱”范疇,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和職業年金保險的重要補充。個人養老金有助于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可以豐富社會大眾的養老選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保障需要,讓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在養老保障一、二支柱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養老積累,進一步提高參保人養老收入水平和老年生活保障。
與一般金融產品相比,進入個人養老金“白名單”的產品要具備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四個屬性,從而更好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
是否參加個人養老金,要根據個人的經濟實力,量力而行。對于投資者而言,首先要問清自己個人養老金賬戶對個人養老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尤其是自己的風險偏好。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張超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