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南日報
■ 魏燕
日前,為迎接世界環(huán)境日,海口某商場門口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拒絕白色污染的快閃活動,活動現場有一塊巨幅簽名墻十分引人注目。有網友質疑,這塊巨幅簽名墻難道不也是白色污染嗎?一場拒絕白色污染的活動為何遭受非議,值得深思。
用時下流行的快閃活動普及環(huán)保知識,宣傳環(huán)保理念,本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但正如網友所說,使用巨幅簽名墻讓志愿者簽名這個方式,卻是個敗筆。簽個名就一定能讓人認識到白色污染的危害,保證以后不使用塑料袋了?更重要的是,簽名用的簽名墻,說到底也是一種塑料制品,活動結束后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處理,都會產生實際上的垃圾,對環(huán)境也是一種負擔。這何嘗不是一種因宣傳環(huán)保活動而產生的“白色污染”呢?
宣傳環(huán)保活動反而制造污染,這就好比用開會的方式來研討如何減少文山會海一樣,不切實際、不講實效,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形式主義不少。比如,年年有商家配合世界環(huán)保日組織各種活動,掛標語拉橫幅,派發(fā)宣傳手冊,活動結束后遺留一地的標語手冊。這樣的活動,只見宣傳不見環(huán)保,豈不是形式主義?再比如,近日海南環(huán)保世紀行執(zhí)法檢查組通報的一些案例也很典型。據通報,在臨高、儋州等地,政府投資上億元建成的污水處理項目,要么閑置長草,要么排污管堵塞,一到用水高峰期就污水橫流,臭氣熏天。這樣的工程,只見項目不見效果,反而讓老百姓深受其害,豈不也是形式主義?
縱觀這類出現形式主義問題的活動或項目,其出發(fā)點往往都是好的。但在施行過程中,不考慮實際情況與效果,最后的結果與出發(fā)點相悖。就拿這個拒絕白色污染的主題活動來說,本來是宣傳環(huán)保的活動,但活動舉辦方可能是為了吸引人氣,卻忘卻環(huán)保的初衷,整這么大一塊簽名墻,最后人氣是有了,卻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這一點,可能是活動舉辦方都始料未及的。還有臨高、儋州等地的污水處理項目,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目的自然是為了做好農村的污水處理工作,凈化農村環(huán)境。但在建設過程中,只顧著項目大規(guī)模投入建設,不考慮后期維護問題,導致項目建成后閑置廢棄,甚至成了破壞農村環(huán)境的污染源。這種形式主義傾向,是我們在工作中尤其需要注意的。
形式主義不分大小,也不論出發(fā)點好壞,都會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今年3月,黨中央印發(fā)了《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海南省也出臺了具體措施。對形式主義,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尤其要警惕身邊這種用簽名墻拒絕“白色污染”的形式主義。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