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在農歷閏二月,據老話說,閏月上墳是有講究的,有很多禁忌事項,大家在今年清明節祭祖上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閏月上墳有什么講究,閏月上墳有什么說法。
閏月上墳有什么講究
1、閏月清明
俗話說,“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這是民間對于清明節的經驗認知,說的是如果清明在農歷二月份,那么春天來得要早,此時春暖花開,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如果清明在三月份,那么就意味著寒冷還未褪去,此時草木生長還沒動靜,也就沒有生機和綠意。
一般而言,每年的清明時間都在三月初,而今年由于閏二月的原因,清明來到了閏二月十五日,屬于二月清明。此時天氣變暖,萬物萌生,生機盎然。
也正是因為閏二月的緣故,清明也就多了些習俗。就如村里老人說的,“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將臨門”。根據傳統氣運學說,閏月是陰氣比較重,上墳填土很容易招來厄運,因此不宜在閏月中進行上墳活動。而且閏月是當年多出的一個月,古人說,此時鬼門不開,如果去祭祖燒紙,祖先很容易收不到。
為此,今年的清明節祭祖,就讓很多人心里犯嘀咕。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只是很少地區的特殊習俗而已,不適應全國各地的清明祭祖習俗,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
清明祭祖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是需要一代一代人傳承下去的文化,體現的是國人的孝道。不過,閏月清明上墳還是需要注意一些事情的。
2、注意上墳4不帶
其一,不帶桃木類物件或者飾品。自古以來,桃木類物件都屬于辟邪壓邪的東西,而且深受現代人喜愛。以至于如今很多人身上都會帶有一些類似的物件,有很好的寓意。但是清明節上墳這天,就要注意了,這些物件是不能帶去的,對逝去的祖先長輩極不尊重,也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容易讓自己財運不佳。
其二,不能帶一些寓意不好的水果。清明節祭祖,很多人喜歡在路邊買點水果,攜帶祭祖,雖然帶水果沒有不妥,但是有些水果還是不能帶的,因為寓意不好。比如不能帶梨,“梨”通“離”,帶去之后,意味著分離;不能帶香蕉,“焦”有“招”的意思,古人認為這是死去的人招活著的人的寓意。而帶蘋果、橘子這些水果就有平安吉祥的寓意。
其三,不帶逝者遺物。有些人認為把逝者遺物帶到墳前,會讓逝者高興,其實這是不對的,而且還會有反作用,給自己帶來麻煩。尤其是在清明這一天,帶著逝者的東西容易招來一些不好的東西,所以一定不能帶逝者遺物去上墳。
其四,不帶大紅色物品。我們都知道,紅色屬于喜慶的象征,而上墳這一天是要忌諱紅色的,尤其是穿衣要穿灰白黑,因為上墳穿紅色被認為是對沖先人,驅趕先人之意,很容易引起先人的不滿,而帶來不好的事情,尤其是影響家庭運勢,所以這一天一定要注意不要隨便穿紅。
閏月上墳有什么說法
家里長輩特別說到,今年的清明正清在閏二月上,老輩人覺得清明上墳的時間,就不能按照以前的老習慣了。在湖北部分地方,清明祭祖的時間,一般都是出了正月,進了農歷二月開始,就可以插青的,并且時間一直持續到清明節當天。
可是,因為今年閏二月后,很多老一輩的人直接通知,今年的清明插青都要提前,并在這個農歷二月完成。如果在3月21號前,沒有時間的話,就不要再去插青了。所以才有這句老話:“清明處在閏月中,上墳時間大不同”。
具體為什么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很大的可能是因為閏二月的原因。閏二月,就是指在農歷的一年里,有兩個二月,而第二個二月,就被稱之為“閏二月”。
閏二月,不同于其他的閏月。在農歷閏月里,閏二月的出現概率低。在今年出現了一次閏二月后,后面再出現的年份,就特別特別的少。我們在農村,都知道一句話“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舊時代,人們的文化程度有限,也受到古代一些神魔鬼怪雜論文化,以及一些風水學的影響。對于很多少見的事情,會從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敬畏的思想。因而,各種禁忌忌諱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當然了,現在想要找到比較合理的習俗解析,估計是很難了。可是,對于老輩人的口口相傳的事情,后輩人大都會去遵守。畢竟長輩之言,我們后輩人都不聽了。那么,還怎么去傳承我們的孝道文化了!
其實,對于風俗習慣這樣的事情來說,當真是應了這么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即使農村,兩個村子相隔一條小河,就可能出現兩個村子的風俗習慣略有不同。
添墳的規矩是什么?
添墳的規矩是什么?添墳的規矩:清明添土一般都是添墳頭的左或右。左右就是棺木擺放位置說,棺頭即為墳后,死者腳的方向即為正面,也是立碑處。正面和墳后不能取土添墳。頭部不能動土,正面更不能動,要是動了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添土就添(三)鐵锨。不論用什么工具,就是三下,要撒淋在墳上,千萬不要扣在墳上,這樣也是對死者不敬。給自己母親上墳添土有什么禁忌嗎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里,祭祖是和孝道系結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里進行類似活動。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式如何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提醒朋友們這就是風水。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然后叩頭行禮祭拜。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 4、 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這里涉及的是兩個時間問題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后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當然,各地都有一些當地的習俗,我們要尊重這些習俗。還有,對于某些習俗來說,給去世一年內的親人掃墓和給已經去世超過一年以親人掃墓,時間上也有些差異。提醒朋友們要遵守當地的相關習俗去做。其二,掃墓當日出發的具體時間越早越好嗎?這也不盡然,需要根據自己情況,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古代歷法中,為一。當然,現在通常不會那么早,但是,還是提醒朋友們,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5、 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后參加清明拜山活動。提醒朋友們:咱們祖國遼闊,南北方對于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6、 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后,再燒紙錢祭祀。提醒朋友們這一條很重要。 7、 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么花合適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8、 清明節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黃歷吉日查詢中墳墓添土是什么意思給“墳墓添土”是清明掃墓的一個重要內容。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雖然“添土”往往是象征性的,但是有不少講究。比如,新墳三年內不能添土,據說不利子孫。又如,添土一般在清明掃墓時,其他時間就要檢視黃歷。上墳添土應在何方取土?有何講究?清明添土一般都是添墳頭的左或右;左右就是棺木擺放位置說;棺頭即為墳后;死者腳的方向即為正面;也是立碑處;正面和墳后不能取土添墳;頭部不能動土;正面更不能動;要是動了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添土就添(三)鐵锨;不論用什么工具;就是三下;要撒淋在墳上;千萬不要扣在墳上;這樣也是對死矗不敬;這是我們這的風俗;也是請教了風水師傅的說法?老墳撒土有什么含義我來說說家鄉的習俗,每到過新年的時候,家人會去給爺爺奶奶墳頭放鞭炮,燒紙錢,和添土。稱為上墳。一邊燒一邊問問爺爺奶奶在那邊過的是否安好,代表對爺爺奶奶的思念。也會讓過世的老人保佑家人平安。最后父親會挖一個小土堆,像帽子一樣蓋在墳堆頂上,隨后撒些土在周圍,1是兒孫盡孝。2是讓舊墳換新,不至于因為日積月累的斷壁殘垣,枯枝殘葉而堙沒掉。謝謝!從墳前捧九捧土添到墳頭,從風水上講,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一定有影響 特別是對孫子輩 具體情況沒看到不好給你建議 不過建議你一定要找人處理3年內新墳該怎么添土新墳三年之內不能添土。按照傳統習俗,給墳墓添土,需要在清明掃墓祭奠期間進行,農歷有閏月的年份不能添土。新墳在三年之內能不能添土,可以分為二種情況,分別對待:1,一般情況下,新墳三年之內不能添土,需要等到三年之后才能添土。2,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進行變通,新墳可以添土:添土時,可以利用運輸工具,從百米之外取土運回,把墳墓恢復到原樣。取土時需要注意,應該用鍬在地面平取土,不能用鍬向下挖土。例如,墳墓被雨水沖刷而導致棺材露出,需要及時進行添土。在特殊情況下添土,不受禁忌的限制。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尊老、愛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氣,代代相傳,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墳啥時間可以添土歷來有:三年不得動土之說,新墳三年不宜遷移,即不得挖開移走;而添土一般是在清明;清明添土一般都是添墳頭的左或右;左右就是棺木擺放位置說;棺頭即為墳后;死者腳的方向即為正面;也是立碑處;正面和墳后不能取土添墳;頭部不能動土;正面更不能動;要是動了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添土就添(三)鐵锨;不論用什么工具;就是三下;要撒淋在墳上;千萬不要扣在墳上;這樣也是對死者不敬。給祖墳立碑都需要注意什么?祖墳立碑風水原則一、立碑方向立碑要和點穴立向的方位一致,很多朋友都知道陰宅風水的細節,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說15度一個山向,如果立碑的山向和墳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點穴立向是陰宅風水最關鍵的環節,不能小視。他關系到后人的人氣旺衰、健康、事業,對哪門后人更有利的問題,記住東北的艮方位,一般情況下不要立碑,因為傳統的艮方為鬼門,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陰氣很重,鬧鬼氣怪異之事。二、立碑時間給故去親人立碑,要選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時間段,一年里面有清明前后,農歷10初1前后,還有年底臘月前后為好,具體的時間要選個良辰吉日,千萬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沖,防止給親人帶來不利埋下后患。三、墓碑和墓穴的距離墓碑和墓穴的距離不能特遠,也不能特近,一般是距離穴位的9寸到6尺之間為宜,記住墓碑和墓穴盡量不要零距離接觸,特近,容易影響墓穴的風水效果,特遠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氣。具體遠近要根據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況來定。四、墓碑的大小和顏色墓碑要大小適宜為好,如果墓陵穴位很小而墓碑很大,有頭重腳輕之嫌,如果過小則氣勢不夠。墓碑大小主要依據是墓陵和墓碑要協調統一為好,墓碑的顏色要根據靠山的顏色來決定,如果是在西北向東南,因為西北為金,最好是黃色和白色,如果是坐南向北,墓碑顏色最好選紅色和黃色,以此類推。五、墓碑的碑文碑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組成。1、擡頭:擡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2、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鬃大人之墓”。3、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有政績和功績的人們還要刻上墓志銘。墓志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很多人為了省事,把生者和死者的名字刻在一起,比如倆夫妻有一個故去,把生者也雕刻在墓碑上,楊老師認為,這個不很恰當,活著的人上墓碑和故去的人相伴總不是一件好事。你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補上,也可以等以后一起立碑也可以。祖墳立碑風水講究1、要根據家主的八字選擇吉時,根據陰宅的具體的情況選擇吉日,不能和死者或立碑者犯沖和穿。2、在風水中墳地的一草一木或者一些很細小的東西都關系著吉兇禍福,墓碑相當于陰宅的大門,是吸收外界堂氣的咽喉,因此立碑的方向不可隨意。3、碑的高低,碑上的圖案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4、碑的材質等要適用于陰宅和風水的方向。另外立碑的費用只能是子女出,碑立好后,家人要在碑前磕頭、燒紙、燃放鞭炮,以表示敬意,然后按照傳統的習俗獻上花圈,鮮花,供上飯菜、水果等,點上香,送上紙錢,有些地方有自己的習俗,按照當地習俗來就好了。但是在選擇陰宅和立碑等的時候要嚴格根據風水時的要求一步步的來,因為墳地講的是龍、穴、砂、水、向,在立向的問題上有“千里江山一向間”的說法,也就是說再好的風水,方向上差一點點,就會給風水造成非常大地破壞,因此必須是專業的、精通的人士才能夠解決,千萬不要請一知半解的,不懂裝懂的人來操作,否則會弄巧成拙,造成家族性的災難。祖墳立碑風水注意事項1、墓碑頂部凹陷或破損者,主子孫有頭部傷害或精神異常之人。2、墓碑高短而橫長老,主子孫較勞心勞力,不得清閑。3、墓碑太過細長(高太長、橫細)者,主子孫壽命較不長壽不吉。4、墓碑下半部暗淡色者,主子孫腎臟易有疾病。上半部明亮,下半部暗淡者,主子孫在祖居發展不利。要外出才有發展機運。5、墓碑風化剝落而使碑文不清者,主子孫有目疾眼病。若只金箔剝落者無妨。6、墓碑以花崗石(唐山石)最佳,......
修墳立碑的禁忌有哪些
在河北農村,修墳立碑有很多講究。新墳不能馬上立碑,故去的親人要在三年后才能立碑。另外,大多數人講究雙親都亡故才能立碑,但是,也有父母一方健在立碑的。各地風俗不同,喪葬文化呈現肯定也不同。現就家鄉修墳立碑的一些風俗和講究分享給大家。一、是不是雙親都亡才能立碑?1、父母都不在了,且要后走的那位三年后才能立碑嚴格的說,立碑時應該是父母都不在了才可以立碑。無論父母哪個走在后邊,最低也要等三周年才能立碑,因為古代認為這三年內為守孝期,所以祖墳是不能動土的,并且三年內連清明節也不能給墳墓添土。為什么要等三年才能添土、修墳、立碑?因為老人們認為在三年守孝期內的墳地,算是新墳,動新墳墓有添新墳的意思,這也是人們非常忌諱的事情。2、父母一方走后三年,另一方還健在的此時,如果父母立合葬碑,可以采用只寫一方名字,另一方名字不寫的方式是最好的。畢竟后者還活著,刻在上面總覺得不吉利,可以留下位置,等以后補上。但是如果希望墓碑顯得完整,預先把雙方的名字都刻在墓碑上的也有,只不過活著的一方的名字一定要用紅字描紅,如果有辦法的話要將活著一方的名字蓋住。其實,立碑在古代也是有錢的人家,普通百姓立碑的很少。就連現代人,我老家農村老百姓立碑的也不多見,主要的是因為立碑的講究和禁忌太多,墓碑相當于陽宅的大門。如果墓碑弄不好觸犯了先靈,對后世會帶來惡劣的影響,干脆,還不如不立呢!二、立碑有什么講究?1、立碑的時間立碑的時間可以是老人去世的祭日,也可以是傳統的清明節和十月一。老輩子規定,一年當中清明節前后在墳墓上添土、立碑、栽樹等一切陰宅事宜百無禁忌,所以,為了諸事順利,人們把一切陰宅事宜都集中在清明節來辦。需要注意的是閏月年不但不能豎碑,而且上墳的時候,還不能動土。2、墓碑的方位立碑要和點穴方位一致,人們都知道如果立碑的方向和墳地穴位的方向不一致,有可能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穴位的立向是陰宅最關鍵的環節,不能小視。3、墓碑的碑文先寫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在寫正文,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最后寫落款,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4、墓碑的字體和顏色字體不宜是行書、草書,最好是莊重的魏碑體、隸書、楷書。碑刻要一定是陰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同時,墓碑的顏色也要根據先人的禁忌來選擇,如果沒有什么禁忌,可選黑色或者白色,字體顏色多為金色。5、墓碑的大小形狀不宜過高過矮,一般低不過腹高不過頸,并非越高大越好。高大的碑立在穴前,對墳形成逼壓之勢,對子孫后人運勢前程不利。墓碑形狀,要長方形,要有規有矩,不要太窄太寬,適當就好。太矮則預示后代出矮胖之人。6、墳墓和墓碑的距離墓碑不要緊臨墳頭,一定要留出足夠的空間來墓碑和墳墓之間應該留有一定的距離,這段距離被稱為“玄關”。因為這樣才能使“生氣”的正常流通。一般距離在0.3米到2米之間就可以了,太遠太近,都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除此以外,立碑該怎樣祭奠,有什么人參加等等也是有講究的,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綜上所訴:立碑體現了后人對故人的思念、緬懷!也是孝心的一種體現。其實,現在農村老百姓立碑的人還是少數。但是,立碑卻是中華文明古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它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禮節和禮儀。需要我們正確的分析和傳承。
來源:網絡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