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對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首先,心理專家從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分析,由于早戀行為,常常使學生陷入情網中無法自拔,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戀愛上,從而忽視了體育鍛煉。中等教育階段也就是學生長身體的時候,隨著身體各個器官的發展,也就需要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另外,由于早戀學生情緒不夠穩定,好沖動,容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常產生焦慮、煩躁、懷疑、嫉妒等不良情緒。受這些情緒的影響,很容易產生食欲不振、全身無力、頭暈目眩,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消化道疾病、低血糖等表現。再次從中學生的心理角度來看,早戀同學有著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其中既有欣喜,又有困惑、難以傾訴。
1.早戀往往很難持久,缺乏承諾,而且通常毫無成效。
2.早戀通常是沒有理性的,不成熟的選擇,容易導致過分狂熱和癡迷,進而影響到學習。
3.早戀在遭遇情感的波動、轉移、爭吵、離別等情況時,容易發生偏激行為,如殉情、惡性報復、離家、得憂郁癥等。
4.青春期性躁動期出現的早戀,自我約束能力較弱,有可能在一時的性沖動下,稀里糊涂發生非自愿的性關系,更難承擔此種關系所導致的懷孕、墮胎的嚴重后果。
青春期早戀根據成因,分為五種類型:
1.好奇心
這種早戀現象是由于對異性好奇所造成的。青少年的性意識不斷增長,會對異性的身體、生命、心理和自我態度產生好奇,這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種心理現象。青春期容易產生興趣,因而對異性保持一種敏感的態度,為滿足這一好奇心,與異性交朋友。
2.模仿型
這種早戀現象源于對社會的模仿。影視、報紙、書刊上的行為。
3.從眾型
這種早戀現象是來自周圍同伴的壓力。比如,原本不存在的愛情關系,就可以由身邊的人杜撰,也就是“流言蜚語”。這種環境下,在輿論壓力之下,很容易產生愛慕之心。
4.愉悅型
作為同學甚至是同桌的青春期男女,由于更多的溝通和信息傳遞,會對彼此產生更加細致透徹的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產生早戀。它是造成“同班戀”甚至“同桌戀”的重要原因。
5.補償型
有些青少年由于學習生活的挫折,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為了達到發泄的目的,常常與異性交往,在其中忘卻痛苦,尋求補償。這種早戀與真情實感結合,易于發展深化。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