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棟有板樓和塔樓之分,板樓就是一棟樓有多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電梯,形狀是長大,寬小的狹長形態;而板樓就是圍繞電梯、步梯為核心,周邊圍了一圈住戶的住宅樓,從外表來看,整個樓棟是正方的,對比這兩種樓體結構,塔樓的單價更低一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買“塔樓”!這是什么原因呢?我給大家總結了4點。
第一,戶型差、采光差
板樓的兩個邊戶南北通透,房子采光通風效果好,就算會存在中間戶,采光面也是朝南的,而且陽臺是外凸型的設計,這樣的房子采光很好。
但是塔樓由于格局的限制,戶型設計就沒這么人性化了,如果是中規中矩拔地而起的長條形塔樓,住戶都是環形分布在電梯四周,這種情況下,戶型較好的有兩個相鄰的采光面,差的只有一個采光面,全部戶型都做不到南北通透,而且朝北戶型常年照射不到太陽,室內陰暗、潮濕、陰冷,容易滋生蚊蟲和霉菌,會對住戶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還有一些分叉設計的“蝴蝶型”塔樓,這樣的房子朝向不好,采光方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開發商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室內難免會有斜邊和斜角的設計,這樣家具不能合理擺放,業主要么是花高價定制家具,要么這部分面積就浪費了。
第二,居住體驗差
常規塔樓每層的住戶多在6戶以上,而且入戶門挨著電梯門和樓梯間,人來人往等電梯的噪音,和小孩的吵鬧聲、嬉戲聲,以及周圍鄰居的吵架聲,都會產生大量的噪音,而且塔樓人口密度大,出行高峰期也會很擁擠。另外,塔樓大多設計在小體量樓盤內,小區沒有什么硬件配套和綠化,入住之后居住體驗很差。
第三,私密性差
塔樓居住的人口多,而且各個朝向的房間都有,不管你買多高樓層的房子,同層或者上一層業主站在窗口瞟一眼,就能看到鄰居家某部分功能區的室內活動,這樣的房子毫無隱私性可言,居住起來也會沒有安全感。而板樓一般都是南北樓,只要樓間距足夠大,選的樓層足夠高,那么生活就不會被其他人打擾。
第四,得房率低
這里很多人不理解,明明塔樓住戶多,按人頭分的話,公攤面積應該更小,怎么反而更大了呢?其實塔樓公共疏散通道、消防通道比板樓占的比重大,這樣公攤面積也會增多,得房率會隨著降低,一般高層塔樓的得房率是75%—78%,而高層板樓的得房率是78%—85%。加上塔樓格局的限制,還有一些狹小,亦或者有斜邊面積不能合理利用,也會進一步浪費室內空間。
正是因為塔樓存在以上四點缺陷,現在開發商很少會建造塔式結構樓棟了,現存的一些塔式結構房子基本都是房東出手的二手房,這種房子不管價格多便宜,我都不建議大家購買。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