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福
有一天,你被公司解職了,公司說你違背了公司的規章制度,一分錢補償也不給你,你想馬上找個律師來索賠,你找哪個?
有一天,你在業主微信群罵物業,物業潛水人員發現后報警了,派出所要拘留你,你想找個律師維權,找什么樣的律師呢?
你趕緊找熟人打聽,朋友告訴你要找這樣的律師:
一是名氣大的律師。有各種職務榮譽名號等,比如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啦,律師協會的領導啦,是電視臺的嘉賓啦,是法院檢察院的監督員啦,等等,名氣大能辦事。
二是年紀大的老律師。年輕律師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辦事不穩重,缺乏可信任感,老律師經驗豐富。
三是有關系的律師。中國是個熟人社會,有熟人好辦事,找一個和法院法官熟悉的律師,辦案會順利得多,所以找律師首先得問好和某法院甚至某法官是不是熟悉啊。
聽了這些后你可能會有些蒙圈,因為有名氣、年紀大、有關系三者兼有的律師,可挑選范圍并不大,何況有名氣這個好判斷,可以從網上搜索獲悉,年紀大憑長相就能判斷,但有關系是真有還是假有,關系好到什么程度,就不那么好判斷了。
以上三類律師,看上去是各有優點,但其實缺點也不少。名律師通常很忙,一個人社會活動多了,專業素養就會降低,這對所有的行業都通用,估計你不會愿意找個專業能力很一般的律師,何況這樣很忙的名律師,大概率會把案子交給助手或其他律師去辦,而難得親自過問。老律師是有經驗,但接受新知識多半不如年輕律師多,且普遍網絡搜索能力較差,而搜索能力在辦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特別是對類案的搜索,還是蠻重要的。至于有關系的律師,是不是真有關系且莫論,即便真有關系,法院現在搞司法責任制,且法院實行兩審終審,一個法官很難左右一個案子,法官一般情況下不會因為和你熟而越軌,何況許多情況下其實“熟人更難辦事”,相信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感同身受。
可是,事情已經擺在那里,找哪個律師,需要你盡快做出決定。也許還有人會跟你說,對你合適的就是好的。這其實等于沒說。
那你怎樣在第一時間選出最合適的律師呢?這著實不容易,換句話說,你找到一個好律師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一方面這律師好與孬沒有一個客觀標準,無法對號入座。另一方面,供需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律師多如牛毛,看上去都儀表端莊夸夸其談,誰知道哪個好啊。
話已至此,筆者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老律師,就不吝告訴你尋找好律師注意把握的兩個核心要點:
一是好律師一定是一個靠譜的律師。靠譜的要點就是給人以信任感,通過接觸覺得此人可以信任。那怎么從那么多律師中快速識別出一個人是否靠譜呢?
首先你在找律師前要做好功課,一是對你的事情做功課,要知道這事大致解決的路徑和解決的方法,不能對自己的事的法律意義一竅不通,二是對你要見面的律師的個人信息做功課,從網上搜一搜看看該律師的個人背景和從業經歷。律師一般樂于宣傳自己,絕大部分律師從網上可以搜得到,網上啥信息也沒有的不建議你去碰運氣。如果條件允許,事先在電話、微信上進行簡單的溝通聊天,你大致會有個初步的判斷。帶著這樣的功課基礎去見律師,你就可以有的放矢了。三是見了律師后,不要再去問律師背景了,要問案例,問問他是否做過類似的案例。這倒不是說做過的律師一定比沒做過的律師強。但做過類似案例,意味著他對這方面業務的經驗要多一些,程序更明白一些,做起來效率會更高一些,在同等條件下一定是個優選項。沒做過的律師跟你現編,現學現賣,一般會流于夸夸其談,所談不會很具體,你是能夠感覺出來的。四是不問答案問方案。許多當事人一見律師面,就急不可耐的問:律師,我這官司能贏嗎?我這錢能拿回來嗎?有些負責任的律師會客觀的回答,當事人不愛聽就覺得這個律師不大行。有些心眼活的律師拍著胸脯說沒問題,當事人信以為真轉憂為喜,很快就會決定聘請這個律師。其實,問這種話沒多大意義,因為一個案件的結果取決于許多因素,變數很大,不同的法官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這種情況下律師給你說一定能贏是不負責任的,也不符合職業倫理要求。聰明的當事人,不會去追著問案件結果,會問律師:這個案件您會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保護我的合法權益?通常情況下,律師在和你正式確定委托關系前是不會輕易把解決方案告訴你的,但你既然提問了,律師也會委婉的答復你,從這答復中你也可以大致看出來這個律師是否靠譜。從以上幾個方面,你對所接觸的律師是否靠譜,大致會有個判斷。
二是好律師一定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律師。有些律師會說,你這事我努力了,結果不好我也沒辦法。當事人都不愿意聽這種話,我花錢要的不是過程,要的是解決問題,你法律知識再豐富,咨詢解答的再得體,法庭上表現得再好,解決不了我的具體問題,對我來說就稱不上一個好律師。舉個例子,你是個包工頭,給一家建筑施工公司當分包商,活干了,對方一直欠著施工費不給,你手底下還有一幫老少爺們農民工等著領工資呢,怎么辦?你去見一個名律師說想打官司,問他怎么辦,這個律師給你滔滔不絕的說了一些怎么打官司甚至包括怎么執行等,可是打官司要預付訴訟費保全費等,你現在手頭很緊,所以這個名律師跟你說的這一套雖然聽上去蠻有道理,但解決不了你面臨的具體問題。你又去咨詢另外一個律師,如何解決你面臨的困境,這個律師告訴你先不要考慮訴訟,那要花不少錢,訴訟時間又長,且結果有變數,他給你的建議是帶人到當地的住建局建筑市場管理處和清欠辦以及農民工服務中心等地去投訴,要求對方立即支付農民工工資。你投訴的這些部門如果真想給你辦事,對施工企業影響力度還是蠻大的,他們可以給施工企業降信,對企業進行聯合失信打擊,那對建筑施工企業在一個地區能否站穩腳跟是極其重要的,施工企業不會因為你這點錢冒那么大的風險,一般經過這些部門調解,算算賬就把錢給你了,這多省事啊,這才是解決實際問題。不用說,就知道這兩個律師哪個更靠譜。
好,你已經學會了識別好律師,可是到哪里找這樣的律師呢?
除了上面已經說過的朋友推薦、網絡搜索之外,這里再送你一個快捷途徑,律師同行推薦。任何一個行業都一樣,只有這個行內的人才知道哪位同行在哪方面真正優秀,因此律師的推薦八九不離十,比較靠譜。難的是如何獲得律師對他同行的推薦!實踐中,經常有人問他熟悉的律師:××律師,你擅長房地產專業嗎?你能給我介紹一個熟悉房地產業務的律師嗎?對方聽到這樣的問詢,多半是不高興的。因為律師業雖說有專業化之說,但專業化還相當粗糙,大部分律師還是萬金油,是什么業務都做,你這樣要求一個律師向你介紹他的同行,他自然是不夠痛快的。因此只有你在有了一定的目標后,再委婉詢問他的同行,才會得到較為準確的答案。
以上說了這么多,其實,找律師和談戀愛的道理差不多,要想找到對的人,你自己首先是個對的人。一個稱職的當事人,自己首先不糊涂、不等不靠不要,首先要做好功課,然后善于識人,最后一定要親自參與。許多糾紛,當事人以為請了律師后萬事大吉,一切依靠律師,好像這事和自己無關一樣,有些甚至開庭時都不親自參加,你需要永遠記著,你才是這個糾紛的利害關系人,沒有人比你更關注此事,如果連你都不痛不癢的,又怎么指望作為代理人的律師為你全力爭取呢!
最后,希望你最好永遠不發生糾紛,一旦發生糾紛期盼你能找到一個好律師、好顧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你的人生道路隨時保駕護航。
作者簡介: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