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伙伴們好:
最近,不少網友私信留言,問到共有產權得房率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得房率究竟是什么鬼。
一、得房率究竟是什么?
二、得房率該如何計算?
得房率=(建筑面積-公攤面積)÷銷售面積×100%=套內建筑面積÷銷售面積×100%
示例:隔壁老王在2023年購買了某小區1號樓的一套三居戶型,購房合同約定銷售面積104.21㎡,套內建筑面積80.52㎡。
按照以上公式,(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實為套內建筑面積;因此,老王所買的房子得房率應為: 80.52÷104.21×100%約等于77.26%,老王所的房子得房率屬于比較合理的范圍。
PS:套內建筑面和銷售面積均在購房合同中體現。
三、得房率越高越好嗎?
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
“一般來說,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公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專家介紹,得房率往往跟小區的相關配套聯系在一起,如樓梯的寬度、公共走道、電梯的數量等。得房率多高最合適,這沒有固定的標準,主要涉及兩個重要的方面:小區內的配套公用設施以及套型本身。
得房率的高度直接因素是公攤面積的大小。
那么,問題來了,得房率越高越好嗎?
專家說了,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
1、等電梯的煩惱。高層住宅為減少公攤面積而只設一部電梯,上下班高峰期人們就要長時間等電梯;
2、為了提高得房率,開發商可能將過道、走廊造得非常狹窄,業主搬家時搬運家具、大家電等大宗物品就會很不方便;
3、安全隱患。有些樓盤為了提高得房率,壓縮消防通道的空間,這樣會給業主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
PS:業主資深人士表示:也不能盲目強調得房率,還應該看戶型設計得是否合理,有些戶型的得房率雖然高,但是進深很大,有很多走廊、暗間等,這個得房率再高沒什么意義了。
對于剛需族買房,一定要擦亮眼睛。超高得房率成為營銷的利器。購房者仍需注意的是:這部分贈送面積是不是計入得房率。在購房時,業主應咨詢清楚贈送面積是否計入得房率,以免在交房時因公攤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小編再給您附上最近已經網申的部分共有產權房的得房率,僅供參考哦。
說到這里,小編不知道您看懂了沒,小編建議您,買房是大事兒,切不可草率行事,還要多問、多看、多聽、多記、多比較。如果您有更多問題,還請添加北漂勵志族。
更多資訊請關注北漂勵志族,每日都有精彩與您分享!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