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樓盤千篇一律,爛尾的樓盤各有各的悲哀。
01
在2023年房地產市場大討論中,鄭州,西安,長沙無疑是三個熱度最高的城市。
為什么?因為到處都是未完工的建筑。
▲2023年全國爛尾項目分布圖
顯然,從去年年中開始的地產風暴,讓這幾個城市的眾多購房者買房就像買彩票。如果買房者選擇的開發商暴雷了,那么輕則先停工大半年,然后弄幾個人慢慢施工,施工進度嚴重滯后。重則開發商直接躺平,任由未建好的樓放那里鋼筋生銹,材料過期——這是當前爛尾樓最主要的原因。
不過,雖然目前開發商暴雷是導致房地產爛尾的最主要因素,但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北京,就有不少爛尾樓,大多數都是“利益糾紛”造成的變相遮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國安府,位于天安門附近兩公里外的二環區域,在和莊勝的一場官司中,已經荒廢了將近三十年。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北京的價格已經急劇上漲,而這片土地的價值也越來越高。
又如天津,天津的爛尾樓可以說是久負盛名、由來已久:2007年,天津的巨無霸神盤星耀五洲;2023年,洞庭路1號工程在天津濱海新區無法竣工;2023年,全球排名第二、天津最高的寫字樓高銀117大樓爛尾;2023年,嘉蘭銘軒大樓位于市中心南京路,爛尾;天津寧泰大樓2023年爛尾;天房中山路、河西樾梅江、津南的領世郡,這些都是連神仙都救不了的項目,可見天津爛尾樓的底蘊有多深厚。當然,這一切都是融創的“功勞”。
而在其它城市,由于限購政策,導致了環京的冷清;內蒙的煤炭業主投資房地產,煤礦出了問題,從房地產中抽取了資金;而在東北,經常會涉及到商業環境的問題。
而西安則是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一座,2023年之前房價沒有上漲,西安大片爛尾樓;2023年之后,房價一路飆升,西安依然是一股爛尾的熱潮。
02
按理說,降價、降庫存,是對付爛尾樓最好的“特效藥”。那么,西安那些未完工的建筑,又怎么會如此“油鹽不進”呢?
在這方面,我們以西安有名的“易合坊”工程作為案例。
▲易合坊項目位于西安市灞橋區柳鶯路,整體建筑大體完工,但還達不到交房條件。
那么,這么一個看似不錯的項目,怎么會在八年前就被擱置了?其實,易合坊就是香王村的一處城中村改造工程,其開發商西安四德地產只是一家資金不多的小開發商。
在西安,確切地說,是在2006年之后,由政府大力推進城中村改造,讓西安地區中小開發商有了進入市場最低門檻的機會。不需要太多資金,一個本地小開發商只需要找一個本地的單位,找領導批一塊農村集體土地,由單位組織職工團購,作為啟動資金,讓開發商拿這個錢去拆遷、蓋房,然后政府定向招拍掛給這個開發商。
很明顯,這種模式的最大影響,就是土地的銷售,沒有任何的規則,也沒有任何的征用,也沒有成都那樣的標準。由于土地是區縣的,區縣也沒有那么大的資金,所以只能靠那些愿意做房地產生意的公司,把土地交給房地產公司。所以,招拍掛只是一個幌子,走個過場,畢竟,這些公司都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如果不能拿下,政府也不會幫他們。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好的地皮都被當地的小開發商買走了,而那些小的開發商,資金鏈一斷,就會毀于一旦。到了后來,西安各區自行申報建設規劃,很多項目的背景,市政府相關部門也不太了解。
其次,城中村的改造,與傳統的開發方式完全不同,按照傳統的發展模式,土地征收、土地出讓、審批。而在城市改造模式中,開發商基本上就是一個“代工”,單位出錢,政府出地,開發商賺一筆。所以,在城市改造的時候,賣掉房子是第一步,買地才是最后一步。為了盡快地把商品房賣出去,以籌集到村民的安置和拆遷款,西安許多地區都采取了默認的態度,即五證不齊全的城改房。這使得西安的爛尾樓與其它城市的“爛尾樓”有著明顯的區別。
其實,在大多數省份,甚至是發達的南部沿海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畢竟,只要這個計劃沒有任何問題,大家都能共贏。
但是,出乎開發商意料的是,2023年的價格一路飆升,開發商在最后一步,土地出讓價格也隨之上漲。
根據城市改造用地的政策,地價是以目前的地價為基礎,再加上開發商的拆遷成本、建設成本,這兩方面加起來,開發商非但沒有盈利,還得自己掏腰包,最后只能“爛尾”。
03
說實話,一些爛尾的房子,根本就沒有機會變成普通的房子。
僅僅是由于市場低迷導致的爛尾,有可能會因為市場的回暖而“轉正”。
但如果是政策上的問題,那就必須要有新的政策,減少土地出讓費,但這也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承擔起“土地資源流失”的責任。
另外,也有一些開發商以未取得預售許可證為由,對原業主提出“合同無效”,并在取得房屋后將其高價出售。當然,這樣的話,開發商就能賺錢了,房子也不會爛掉,還能拿到政府的土地,但這對原本的業主來說,就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
▲站在開發商的角度,對業主毀約也是一種解決爛尾樓的途徑。
04
在西方神話中,“巴別塔”是人類建造的第一座未完工的建筑。有些人想要建造一座通天塔,但上帝覺得這可不行,就用術法封鎖了所有人的語言,沒有了協作,巴別塔就變成了一個半吊子工程。
與此類似,政府政策,購房者市場,開發商共同努力。一旦合作被打破,管理者們對城市管理的政策和改革不夠重視,對市場秩序和商業倫理不夠重視,而開發商違法銷售,又不愿負起交房的義務,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那些最無奈的購房者們。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