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及人們對居住品質的重視,曾經風光無限的剛需房黯淡了許多。面積更大、功能更多、服務更好的改善型住房,正不斷虜獲著購房者的芳心,這在新一線城市及發展強勁的二線城市尤為明顯。
樓市成交“一哥”變了?
從剛需到改善,2023年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住房需求的分水嶺。
這一年,剛需盤的樓市“一哥”地位開始動搖,改善盤入市數量明顯增加,不少購房者一改對“黃金89㎡”戶型的青睞,開始考慮“咬咬牙”買個“更好的”,以往的購買邏輯正悄然改變。
從克而瑞發布的近5年西安主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結構趨勢我們發現,改善型住房成交占比在2023年有大幅提升,且在此后兩年成交占比數據穩定,成為房地產市場不容小覷的新力量。
(圖片來源:克而瑞)
2023年,改善型住房在繼續發力。據美城機構2023年西安房地產市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西安住宅成交以120-140㎡面積區間最多,占比達52%,其次為90-120㎡,成交占比45%。整體來看,改善型產品已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力。
(圖片來源:美城機構)
改善型住房為何受熱捧?
當下,不少人購房日趨謹慎,但單價不低的改善型房源卻能一躍成為市場成交主力,或許這是對其價值潛力的有力注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需求與城市經濟、人口結構、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關聯。
首先,家庭人口結構改變,對住房的空間及實用性有新需求。隨著二胎、三胎的放開,多孩家庭對臥室、客廳、陽臺有了新要求,而且不少于兩個衛生間也成了“基礎配置”,面積更大的改善盤顯然更能滿足多孩家庭的住房需求。
其次,多個城市出臺土拍新規,“競品質”對開發商提出新要求。土地“兩集中”后,不斷有城市提出“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的全新要求,加之國企、央企成為拿地主力,注重項目品質,因此在符合土地容積率尤其是低容積率的情況下,其開發的大平層等舒適度較高的產品不斷進入市場。
另外,房貸政策及購房優惠等措施,減輕了購房壓力。正如開篇所說,不少人原本是打算“咬咬牙”購買改善型住房。但隨著今年以來房貸利率的調整,購房壓力會減輕。此外,不少城市還在降低二套房購房成本,這是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重要方面,會激發出一些潛在的改善需求。
最后,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人居理念也在發生轉變。改善型產品除了前邊我們所說的面積大、容積率低以外,它不同于剛需產品之處,還體現在社區環境及物業服務等方面,是能滿足城市化進程和人居觀念轉變的新一代居住“樣本”,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能有質的提升。(文|落落)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