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那個年代,大家談離婚色變。到了70后,則變成糾結于離或不離。再到如今80后的“離婚沒啥大不了”,中國人的婚姻觀一直在發生改變。
據有的數據表明,中國近五年的離婚率已經達到了31%, 有不斷增長的趨勢,也相當于中國每十對夫妻里面,就會有三對夫妻離婚婚姻破裂。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中國人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呢?背后有深層次原因,主要在于這三點。
1.比較水平降低了
這原因,大家可能陌生。用俗語講,就是我們不滿意自己的配偶,或者說不知足。
羅蘭?米勒有本比較科學的的著作《親密關系》,把愛情的本質分析得,很簡單也很透徹。我們和一個人能不能走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比較水平。
比較水平(CL),術語說,你認為自己在這段感情中,應該得到多少的結果,有個公式:結果=獎勵代價。通俗說,你得到的,和付出的差值。
如果這個結果數值,超出了你所期望的結果,那你們的關系會更穩固。如果沒有,其數值還低于你的期望值,離婚可能性很大。
例如,你喜歡一個美女,顏值是獎勵。但娶回家后,對方什么都不做,還總花你錢。久而久之,你就會想和她離婚。因為你付出代價大了,得到獎勵卻沒變。換言之,婚姻,使你的比較水平降低了,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值。所以,你想離婚。
理所當然接受對方的好,也會導致夫妻離婚。如你老婆很賢惠,以前,她就經常給你煮菜洗衣。那時,你覺得對方真好,是個香餑餑,要娶回家。
娶回家后,由于兩個人相處時間久了,你漸漸習慣對方的好。覺得,女人洗衣做飯,是應該的,不算獎勵,其比較水平也會降低。最后,你又想,家花不如野花香,所以你會想出軌,甚至離婚。
一對戀人進入婚姻模式,如果雙方不懂調整自己,或不知道包容及知足,就會怨恨另一半,甚至產生二心,這是很多人離婚的根源。
2.社會環境誘惑多了
在這個燈紅酒綠、靚女俊男的大都市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時,放縱自我的機會就多了,誘惑也會多了。
大家知道盧梭是個偉人,死后也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賢祠。雖然他有著高尚的品質,約束力極強,并且有最心愛的女人華倫夫人。但盧梭和華倫在一起時,肉體上也沒有做到一心一意。
不能全責怪盧梭, 畢竟盧梭很有才氣,會吸引到不少女人。而且當時,盧梭所在的上流社會,風尚很亂。
人性,很難經得起考驗。一個人身處高位,越有魅力,他(她)所做的事,并不一定會更高尚。反而,誘惑越多,考驗越大,最后受不住,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
3.道德束縛感太弱了
我們的文化,有點傾向兩極。封建時代,性是壓抑的,現相當性開放了。
60.70年代的中國甚是貧窮,大部分人連飯也吃不飽。如今,經濟確實得到了空前發展。但精神文明,遠遠不如以前那個年代。
正是在這種不平衡發展下,再加上物價飛漲,大家都投身于賺錢、生存的潮流。很少有人會想過,加強自身的道德約束,而出軌就牽涉到道德問題。
我并不說勸大家高尚,因為在生存的掙扎中,很少有人會道德多高尚。但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和道德感,還是要遵守的。
出軌不是吃飯,不出軌,也能活下去。如果你非這樣做,傷害愛自己的人,也就是,道德束縛感太弱了。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