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不止是足球,更是經濟和文化的全方位的交流,或較量。盡管卡塔爾和伊朗在面對厄瓜多爾及英格蘭的對決中雙雙失利,可以勸退中國舉辦世界杯的意圖,但是中國卻不能不需要世界杯!同樣,世界杯也不得不需要中國的其它力量。正如卡塔爾世界杯賽場上的那句廣告詞:“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吾球商業地理
編寫|朱亞棟(北京)
主編|王千馬
圖片|朱亞棟+網絡
編輯| 大腰精+喲嚯
制作 | 粉紅女佩奇
提起卡塔爾或許大多數人是陌生的,如果不是這次的世界杯足球賽,也許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把目光投向到這個中東“小國”。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卡塔爾是位于亞洲西部的傳統的中東阿拉伯國家,與沙特相接壤。占地面積1.15萬平方公里。類似于我國一個較大二線城市。除了面積,它在其它方面,也“小”得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
從境內實際居住人口來看,常被稱為“小國”的新加坡,有大約600萬人。常被稱為“小國”的科威特,有超過460萬人。阿聯酋則有將近1000萬人,其中單是迪拜酋長國就有差不多300萬人。而卡塔爾全境常住只有264萬人左右,總人口在2023年才到288萬。
這還是建立在過去十年急速增長了100萬人的基礎上。而在這264萬人里,真正屬于卡塔爾本國公民的,只有40萬出頭,占總人口的15%。這個本國人口數量放到歐洲,也就和冰島差不多,比盧森堡還要少。作為對比,同樣外來人口占比很高的阿聯酋和科威特,本國人口仍然有150-200萬之多。而且,在卡塔爾的外來人口中,大部分人的母語并不是阿拉伯語。
這個國家的外籍居民最主要來自南亞,有大約150萬人,國籍主要分布在包括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和斯里蘭卡。這些國家近代受英國殖民影響較深,英語經常用作族際通用語。
其次是東南亞,有大約40萬人,主要來自菲律賓。菲律賓國內多語林立,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并非絕大多數人的母語。菲律賓近現代受美國影響較大,英語也常用作族際通用語。
而在以阿拉伯語為母語的外籍居民中,埃及人最多,有大約20萬人。然而他們的母語埃及阿拉伯語和卡塔爾本地的海灣阿拉伯語差異非常大,完全無法互通。雖然理論上標準阿拉伯語可以作為中介語,但現實中很多人對標準語掌握水平堪憂,而且很不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再加上英語在埃及通用度也很高的原因,埃及人和卡塔爾人對話也常以英語作為輔助語言。在以多哈為代表的都市里,標準阿拉伯語和當地主流方言加起來都不足以通行所有場合,只有再加上英語,才能勉強起到類似“普通話”的作用。
在地理位置上,卡塔爾位于波斯灣西南岸的卡塔爾半島上,與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海岸線長550公里。
卡塔爾地勢平坦,大部分地區為覆蓋沙土的荒漠,靠近西海岸地勢略高,由茲克瑞特向南存在大范圍裸露石灰巖,卡塔爾的陸上石油也主要儲藏在這個區域。這也讓卡塔爾雖然是一個小國,但也是地道的土豪國家。
卡塔爾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沿岸潮濕。4-10月為夏季,是一年中最長的季節。7-9月氣溫最高,可達45℃,冬季涼爽干燥,最低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僅75.2毫米。地下水源貧乏。這里的汽油比水便宜,2011年每升大約8毛錢卡幣(1卡幣相當于1.74元人民幣)。地下水源匱乏,淡水使用海水淡化水,飲用水一般使用桶裝純凈水或瓶裝礦泉水。
它的首都為多哈,位于卡塔爾半島東海岸的中部,是全國第一大城市,也是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著名港口城市。國家的政治體制屬于君主立憲制,酋長國最高領袖為艾米爾,禁止任何政黨活動,大多數都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但是卡塔爾又是一個世俗化和傳統化并存的國家。
和其他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商業相比,卡塔爾商業文化的特別之處是:既保守又開放。
作為溝通東西方世界的中東國家,卡塔爾和阿拉伯半島上的眾多國家一樣,真正讓它底氣十足地邁向超級富有國家的是,腳底下豐富的油氣資源!
截至2023年1月,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5億噸,居世界第十三位,天然氣儲量24.7萬億立方米,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儲備國,也是中國第三大天然氣進口國,但因其工業和制造業比較落后,所以在目前仍然不能認可為發達國家。
在西方發起對俄羅斯的天然氣制裁后,卡塔爾成為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2023年上半年,卡塔爾的天然氣收入就實現了翻倍式增長,賺走1500億里亞爾。這讓它搞的世界杯,也是投資力度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
但在靠油氣發達之前,這里的人們還是比較苦熱的,主要以捕魚和采集珍珠為生。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才被納入阿拉伯帝國版圖。18世紀初,阿勒薩尼家族從阿拉伯半島的亞比林綠洲遷到卡塔爾,并于19世紀中葉建立了卡塔爾酋長國,一直延續至今。在近代歷史和世界上絕大多數落后國家一樣,也遭受過外敵侵略,簽訂不平等條約等,直到1971年正式宣布獨立,同年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和聯合國,一直沿襲至今。
卡塔爾是一個絕對君主制的酋長國,自19世紀中葉開始便由“阿勒薩尼家族”領導,日后在英國的保護下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取代了原有的采珠業而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卡塔爾憑借豐富的油氣資源,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積累了巨額的財富。在1995年以前,卡塔爾是一個財富集中于王室,經濟收入嚴重依賴于油氣出口的君主制國家。
1995年以后,卡塔爾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朝著工業化、現代化的方向狂奔而去。因此1995年成為了卡塔爾歷史轉折中的關鍵一年。
這一年的6月27日,卡塔爾王儲哈馬德趁著他的父親哈利法去瑞士度假,發動了卡塔爾版的“玄武門之變”,凍結了哈利法的財產,并成功地完成了和平篡權,出任埃米爾。順利登上卡塔爾的王座。
哈馬德由于自小就在西方留學,對西方的工業化、現代化充滿了想象力。他推翻他父親的統治,是為了讓卡塔爾變得更好。因此在哈馬德的統治下,新國王將卡塔爾的權力分給更多的貴族,同時,積極發展工業、旅游業和金融業,將更多的財富分配給卡塔爾底層的平民。
這使得卡塔爾解決了不同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迅速走向了共同富裕。外籍勞工承擔了卡塔爾全國的大部分工作,而卡塔爾公民基本都是從事比較輕松的工作。對于卡塔爾公民,即使沒有工作,沒有產業,也完全不用擔心,卡塔爾對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卡塔爾公民,提供了高額的失業補助,額度比外籍勞工的工資還要高得多,因此卡塔爾公民完全沒有任何生活壓力。
卡塔爾的人均GDP約68000美元,是對于所有常住人口的統計數據,包括了外籍勞工,如果除去外籍勞工,只統計卡塔爾公民,那么卡塔爾的人均GDP是極高的。因此卡塔爾公民的人均收入要遠遠高于卡塔爾的人均GDP,富裕程度簡直令人咂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卡塔爾人均收入14.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04萬,位于全球第一。
有錢,而且還不用多花錢。這也是卡塔爾人幸福的煩惱。他們水電全免,上學不要錢,不僅在卡塔爾國內看病免費,出國治療也免費。生一個孩子發3.5萬,每天只要工作3小時。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三小時工作制一般只指針對本國居民,相反,他們對外籍工作人員也是十分嚴格的,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本地人的擔保才行。在卡塔爾新聞界曾有一個著名的采訪,一位卡塔爾父親對記者稱:“我每天工作3小時,甚至加班到下午2點,現在的卡塔爾人已經很少有我這種務實精神。”
大家可能會想,為什么卡塔爾人工作時間可以如此短?
根據澎湃新聞都相關媒體的報道,我們可以總結出,這里有兩個核心原因:
其一:人人都是公司創始人。因為卡塔爾法律規定,外國人去卡塔爾開公司,必須找一個本地人合伙,不許外國獨資,必須合資。而且,在合資公司中,本地人至少占股51%。卡塔爾公民不缺錢,這就導致外國人有好的創業想法,只要能說服一個卡塔爾公民出資占股51%,就能創業了。由于卡塔爾公民只有40多萬,這意味著卡塔爾家家戶戶都至少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多的可以擁有數十家公司,因此人人可能都是老板,還都是持股51%的大股東。
其二:大量招募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的外籍雇工。卡塔爾是打工人的天堂。因為卡塔爾不僅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還提供了超高的薪水。韓國作為東亞新晉發達國家,人均月薪為1.6萬人民幣,但由于本地人口資源的稀缺,卡塔爾的外籍工人人均月薪高達2.2萬人民幣。
白天的多哈,在陽光暴曬的大街上,真的看不見多少人,但能看見一些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國人、尼泊爾人在清理垃圾、澆灌綠地,修馬路,全部都是汗流浹背。由于卡塔爾很小,總人口只有288萬,其中只有15%是卡塔爾公民。但是架不住這個國家有錢,所以有大量來自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的人到卡塔爾打工,做的基本上都是卡塔爾人自己不愛干的低端的事。于是就出現85%的外來打工者為15%的卡塔爾人做服務的即視感。
因此,在本屆世界杯上,卡塔爾的警察不夠,從土耳其雇傭3000名警察,再從巴基斯塔雇傭4500名職業軍人,負責卡塔爾的世界杯安保工作。
卡塔爾一直將發展非石油、天然氣工業作為實現國民收入多元化和擺脫對石油依賴的主要途徑,注重吸引外資和技術;通過對外投資來改變本國對于油氣資源的依賴,實現可持續,可循環的發展。
因此卡塔爾全資并購意大利奢侈品牌華倫天奴,是德意志銀行第一大股東、瑞信銀行第一大股東、倫敦證券交易所第一大股東、德國大眾集團第三大股東、瑞士嘉能可第一大股東、倫敦第一大房地產商、世界第一奢侈品百貨公司——哈羅德百貨公司控股股東、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市公司J·森寶利公共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控股西班牙英格列斯百貨公司、還買下了巴黎圣日耳曼俱樂部……
為了擴大卡塔爾的體育影響力,卡塔爾投資局通過投資方式,控制了全球20%的體育市場。英國航空、倫敦希思羅機場、土耳其阿克德尼茲港、烏克蘭奧爾維亞港以及法國52-60號香榭麗舍大街以及埃及電信等,都被卡塔爾的資本滲入,股權投資遍布全球。并因此拿下了2023年足球世界杯的舉辦權。
為了2023年的卡塔爾世界杯,卡塔爾給予1.4萬億的預算,是前兩屆加起來的10倍,因為目前在卡塔爾舉辦的世界杯,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舉辦此賽事,也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舉行,更是首次由從未進過世界杯決賽階段的國家舉辦的世界杯。
11月初,前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吐槽道:“選擇卡塔爾這個主辦國是個錯誤,這個國家太小了,足球和世界。”而之所以選了卡塔爾,也許存在著諸多見不得人的“貓膩”,如金錢交易。
而在競選之前,為了拿下舉辦權,卡塔爾官媒半島電視臺搞起了動作,以4億美元的高價成功中標轉播權,約為人民幣28億元。
這簡直是在送錢,因為中國CCTV的觀眾數量和市場份額更大,中標前兩屆世界杯的中國轉播權,加起來都不到4億美元。
除了給予了此屆世界杯高額的預算,卡塔爾還為此次世界杯承辦找了最合適的合作方——中國。
中國和卡塔爾于1988年7月9日建立外交關系。
建交后,兩國關系發展順利。2023年11月,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23年中卡雙邊貿易額80.8億美元,其中我方出口16.8億美元,進口64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46.2%、11%和59.4%。2023年1至10月中卡雙邊貿易額94.6億美元,其中我方出口26.8億美元,進口64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46.1%、10.9%、59.4%。2023年我方從卡進口原油101.41萬噸,同比增長111.5%,從卡進口液化天然氣748萬噸,同比增長51%。
中國主要出口商品是機械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金屬制品等,進口商品是液化天然氣、原油、聚乙烯等。
兩國在文化、金融、航空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2023中卡文化年開幕。近年來,中國藝術團隊多次赴卡演出,受到當地民眾廣泛好評。2023年4月至6月,“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在故宮博物院舉辦。2023年雙方簽署本幣互換協議;多哈人民幣清算中心正式啟動,我方還給予卡塔爾“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卡塔爾航空公司目前已開通了多哈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和杭州的直航航班。2023年7月,兩國簽署全面互免簽證協定,12月21日生效。
因此在此次世界杯建設上,卡塔爾選擇了中國這個世界上工業種類最全,舉辦世界大賽經驗豐富的國家作為合作方。
卡塔爾為了舉辦世紀杯,花了45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3201億元,直接造了座新城市,命名為盧塞爾,以滿足賽事所需。而在盧塞爾,最為中心的地標,自然就是中國鐵建用1774天打造的卡塔爾世界杯主場館,能容納8萬人的盧塞爾體育場。
這個體育場整體外觀造型呈碗狀,體育場內部面積達到19.5萬平方米,是本屆世界杯最大的場館,將承辦世界杯半決賽、決賽和閉幕式等重要活動和賽事,這也是中企以設計施工總承包身份承建的首個世界杯體育場項目。
球場里面的真皮座椅、LED大屏幕、空調,甚至是通訊設施、球場聯合指揮控制中心的網絡設備,就算是外面的1萬多根安全防護欄,也是中國的。
不只是盧塞爾球場,卡塔爾另外幾座世界杯球場的建設也有中國企業參與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體育場用到的鋼,中國精工鋼構弄的,建設用到的大型建造設備,三一重工弄的。
不過,比起當年的巴西,卡塔爾也不準備“花冤枉錢”。它也承認這筆費用涉及卡塔爾國所有的基礎設施項目及其開發,并非僅僅為世界杯而建。像盧塞爾體育場,已經打算日后改造成學校、醫院和酒店等設施。
而且,為了成為絕佳景點,還在盧塞爾體育場周圍,建了22家世界級豪華酒店、兩個大型高爾夫球場、大型公園和娛樂中心,能夠同時容納28萬人在里面玩得盡興。
這會吸引游客游玩入住,而在這之前,截止至2023年,卡塔爾全國只有13萬個常規酒店房間。
事實上,卡塔爾曾是鳥不拉屎的地方,要不是上世紀40年代,發現了油田,民眾現在還是過得苦不堪言。加上卡塔爾地處海灣地區,導致有些地方的交通環境落后得出奇。
所以,趁著這次世界杯,卡塔爾也給交通設施升級,開通了多哈地鐵,車速高達100公里/小時,是全球速度最快的地鐵之一。
為了接納更多的國際航班,卡塔爾還擴建了國內唯一的民用機場哈馬德國際機場。
卡塔爾本來有一座哈馬德國際機場,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龐大球迷,不得不擴建,于是投入數十億美元交給中國來建設。我們立馬根據世界一流的景觀設計,建造出來11720平方米的零售和餐飲區,將之前的140個登機口增加至179個。
同時在航站樓內展出世界知名的藝術收藏品,并大面積種植綠色植物,讓游客感覺不到這是一座沙漠城市。
并且還向旅客提供了9000平方米的頂級商務艙休息室,其中還增加了水療中心、健身房、餐廳、商務中心以及其他旅客服務設施。
經過中國建設,哈馬德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可以從之前的4000萬人次增加到5800萬人次,等世界杯之后我們還能繼續擴建,年旅客吞吐量直接增至7000萬人次以上。
考慮到有一些土豪會開著游輪過來,需要港口停靠,于是卡塔爾交給中國中交集團建造了珍珠島項目,按照建設標準最高的港口,盡是豪華游艇碼頭、高級酒店、奢侈品店等基礎設施。這是富人的享樂天堂。
參賽球隊和球迷過來后,需要接送大巴車來接送。于是中國宇通客車,這次為賽事準備了888輛純電新能源車。
為了解決世界杯期間的球迷住宿,中國建設團隊除了酒店以外,還準備了2萬個類似于集裝箱一樣的板房,這都是中國制造生產的,板材主要來自廣東和浙江兩地。這些板房,里面設備齊全,條件相當舒適,有雙人床,洗手間,還有空調、風扇和冰箱等,該有的都有。
為保障世界杯期間的用電需求,中國電建貴州工程有限公司跟光伏老大隆基綠能給卡塔爾一個800兆瓦的光伏發電站。我們安裝了超200萬塊太陽能電池板,占地1000萬平米,這可是目前為止世界第三大單體光伏發電站,也是世界最大運用跟蹤系統和雙面組件的光伏項目。預計每年可提供約18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滿足約30萬戶家庭年用電量,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90萬噸。
中國葛洲壩集團還為卡塔爾建設了一座大壩,里面有15個蓄水池,每個池子容量達到50萬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單體最大的蓄水池,能同時滿足數百萬人用水。
除此之外球場草坪的灌溉與養護,是由寧夏大學提供的技術支持。
球場外的樹木都是從佛山運過去的,有好幾萬棵。
在今年的官方贊助商名單里,中國企業占據了4席,萬達成了本次世界杯最大贊助商。
卡塔爾之所以花如此大力氣舉辦世界杯,是因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很少有人長期定居,所以在地緣格局中一直沒有存在感。
雖然在世界杯之前,卡塔爾國家電視臺——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最為人所知,其節目制作質量優良,而且其節目當中的政治觀點也較為中立客觀,不受到其他金主與強權的干擾。
據統計,在全球140多個國家當中,半島電視臺是觀眾數量僅次于CNN、BBC的強臺,收看人數達到2.7億多;網絡平臺上,半島電視臺的訂閱量也有800多萬。它不光打破了西方國家媒體話語權的壟斷,還動搖了西方國家的信息封鎖,有的學者甚至還提出了“半島效應”一詞用以描述其創造的去中心化效應。
但是由于卡塔爾的外交是左右逢源、較為中立。在絕大多數沖突當中都不選邊站,而是發揮通道、橋梁的作用,一時間成為了中東地區的外交中心。
不同于沙特、阿聯酋等國的對伊朗、以色列等國的極端敵視,卡塔爾對其保持相對中立,甚至與伊朗保持著相對較為親近的關系。而卡塔爾也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海外駐軍的中央司令部即駐扎在卡塔爾。
當切身相關的問題來臨之際,卡塔爾也無法保持中立。從2011年開始,卡塔爾就與阿聯酋、沙特存在著立場上的沖突,后兩者也一直對卡塔爾在國際舞臺上的左右逢源感到眼紅。2023年,這三國之間的矛盾終于爆發了。
這一年,阿聯酋、沙特的媒體開始了對卡塔爾的24小時不間斷的攻擊,同時黑客入侵了卡塔爾政府的官網,宣布卡塔爾與沙特、阿聯酋、埃及斷絕外交關系。6月5日,隨著黑客公開了阿聯酋有意入侵卡塔爾政府官網、詆毀卡塔爾的證據,阿聯酋、沙特開始直接公開與卡塔爾為敵,宣布對卡塔爾展開封鎖、斷絕外交關系!
阿聯酋更是宣布,任何一個同情卡塔爾的人都會被阿聯酋判處3-15年監禁,并處以巨額罰款。其后,其他海灣國家也紛紛跟進,巴林、科威特等國也宣布對卡塔爾展開制裁,禁止卡塔爾的交通工具經過其國內。一時間,卡塔爾的飛機、船只只能借道伊朗和伊拉克的領海領空進出。
好像是外交攻擊還不足以發泄對卡塔爾的嫉妒和仇恨似的,沙特于2023年4月宣布,將會在卡塔爾與沙特的邊界線上開挖一條運河,將卡塔爾從一個半島變成一個島國,徹底將卡塔爾與阿拉伯半島其他國家隔離開來,從而對卡塔爾炫耀國力、構成心理威懾,從而迫使卡塔爾放棄其中立立場,成為沙特和阿聯酋的政治附庸。
這條運河很明顯是沙特傾瀉自己對于卡塔爾的憤怒的出口。沙特宣布,薩勒瓦運河靠近卡塔爾的一側將會成為傾倒核廢料和垃圾的回收中心,而且運河本身則會變成一個永久性的軍事區。沙特王儲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顧問沙特·卡塔尼就“運河項目”向沙特人民表示,該項目將把“卡塔爾恐怖主義國家”變成一座孤島。
與此同時,在沙特、阿聯酋等國控制的各個媒體上,更是以此向卡塔爾喊話,要求其放棄一直以來的中立外交主張,與它們媾和。
因此,向全世界輸出阿拉伯文化,爭當阿拉伯文化輸出的領頭羊。改變中東國家在世界各國的印象,提高卡塔爾在地緣格局中的存在感和安全感,也就成了卡塔爾力舉世界杯的一大內在原因。
比賽成績可以慘不忍睹(比如揭幕戰輸給厄瓜多爾),但排面一定得過得去。
備注:本文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澎湃新聞《人均年入百萬,卡塔爾為什么這么富?》,以及無冕財經《人均年入百萬,家家有公司,卡塔爾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知乎《卡塔爾,差點變成島國》等文章,在此致謝!
- THE END -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
壹點號吾球商業地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