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很多獨生子女接二連三遇到很復雜的局面,繼承難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先來看個案例吧!
近期,杭州的姑娘小麗作為家中的獨生女竟沒辦法全部繼承爸媽的遺產,小麗爸媽先后過世了,在杭州留下一套127平、價值大約300萬的房,此房產登記在他父親名下,她想去過戶卻被房管局拒絕了。
知道這消息后,她心里肯定很憋屈,但房產局的解釋是:“要小麗要么提供公證處出具的繼承公證書,要么提供法院判決書;小麗找到公證處,公證處則要求她把父母的親戚都找到,帶到公證處才能辦繼承公證。”
她的親戚目前在各地獨生子女竟不能全額繼承父母遺產?,所以要召集起來也不是很方便,她沒想到一件那么簡單的事怎么弄這么麻煩了。
法律的說法是這樣的:
1.父親去世,這套房產的1/2屬于小麗母親,1/2屬于小麗父親的遺產。
2.小麗父親死亡時,有三個繼承人,那就是小麗母親、小麗、還有小麗奶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么三人平分1/2。因此母親在原有1/2的基礎上再獲1/6,合計2/3,小麗分得1/6,奶奶分得1/6。
3.奶奶過世后,奶奶的1/6由小麗父親四兄弟姐妹繼承,每個人1/24房產,因大伯已早于父親和奶奶過世,所以小麗再獲1/24房產。
4.小麗母親過世,小麗又獲得了母親的2/3房產。
計算:小麗獲得了1/6+1/24+2/3=7/8房產。
(被分成這樣,真是心疼她)
光看這些,我就看懵了,簡直太復雜了啊,明明小麗自己是獨生子女根本就沒有兄弟姐妹爭財產,沒想到七大姑八大姨那些無關的人也扯進來了。
其實按傳統和親情,我覺得親友一般不會去爭。法律還是規定,必須一個個去找有繼承關系的所有人,讓他們放棄繼承,住得太遠或在國外可以讓他們到當地公證處辦棄產公證,特別注明房產歸誰,并將公證書郵寄回來,集中后再到公證處辦繼承公證。這就是生前不立遺囑給自己子女帶來的麻煩事。
我國的遺產繼承流程吧,是下圖這樣的:
繼承爸媽的遺產怎樣擺脫尷尬呢?其實是父母如果真的是想給子女的,在生前立遺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很保險的一件事,而且一定要對遺囑進行公證。
在父母50歲以后,最好準備立好遺囑,如果發現子女不孝還可以更改遺囑,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分配財產。
當然,也可將房子在生前就將房產贈與子女,但建議多留一個心眼,可以附加只要父母健在就有對房子的使用權。
關于房產繼承有3種方法,贈與、繼承和通過二手房買賣。
以一套面積為90平米、市值300萬的普通住房為例,通過房產贈與需要交納的稅費,繼承或許是不錯的方法稅費比贈與低,是元,通過二手房買賣的稅費是元。
乍一看是通過二手房買賣最劃算,父母可以在生前就把房子賣給子女,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如果過戶后被不孝子女把爸媽趕出家門,這種感覺才是最糟糕的。所以廠花個人感覺繼承也是種很好的方法。
很多老人都不把立遺囑這件事放在心上,覺得自己還活著寫這種東西有點觸霉頭,但目前法律就是把一件原本簡單的事情弄的復雜了,如果不想未來自己子女難做,建議還是立一個會比較好,而且記得一定要做好公證,到時候什么都說的清,遺囑公證的效力在5種法定遺囑形式中最高。
遺產繼承門道竟然這么多,看來以前我們的想法真是太簡單了,趕緊提醒親友要注意。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