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高,這還用說嘛,肯定是小地方的商業銀行,這其中又以民營銀行最具代表性。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或者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中規中矩,不會出”奇兵“的,也就是說,不存在什么存款利率相對高高在上的情況,因為這些銀行不缺錢。
但是股份制中小商業銀行和小地方的商業銀行可就大不相同了,這些銀行往往時常在存款利率上出“奇招”,不是這個優惠,就是那個優惠,優惠還是一個接著一個,有的時候是特定時間段的,有的時候又是連續性的隨時都有,此舉無非就是吸引儲戶積極往里砸錢。
在銀行存款不能簡單地看利率的高低,不是存款利率高就一定要在這家銀行存錢,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存款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它的安全性,其次是流動性,最后才是收益性。但是,在實際中往往本末倒置,首先要問的就是它的收益性如何,看看能不能“拔尖”,要是不能“拔尖”的話,那就先算了吧。
在北京走訪了若干家商業銀行,既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有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尚未發現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能達到2.35%的,最高的為北京農商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2.32%,兩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19%,但都要求起存金額不得低于30萬元;要是2萬元的話,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就為2.10%。
個人大額存單屬一般性存款,可以提前支取,可以用于辦理存款證明、質押業務等,認購起點金額20萬元,到期不自動轉存。從京城商業銀行的情況來看,三年定期大額存單利率的封頂線也就是4.125%,還沒見到過利率高達4.2625%或者4.5%的三年定期大額存單。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所謂的“創新”“智能”產品,曾經在銀行大行其道,吸引了不少儲戶前來砸錢。
后來,針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創新”“智能”產品不規范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在2023年3月印發了《關于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的文件,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范存款“創新”“智能”產品納入整改范圍,皆在加強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
此項政策出臺后,金融產品代銷平臺上已經找不到靠檔計息的銀行存款產品了。
就以某地方的一家民營銀行推出的“創新”存款產品為例吧,存款時間超過兩周的,按3.8%的利率計息;存款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按4.1%的利率計息;存款時間超過三個月的,按4.3%的利率計息,并且可以隨時取出,還不影響收益。
雖然因為政策的緣故這樣的“創新”產品已基本沒有了,但卻又換來一個“馬甲”站出來了,那就是緊接著推出了按不同周期付息的產品,比如按月付息的產品,按季度付息的產品,按年度付息的產品等等。
這些產品總體上看利率盡管沒有下降,但有一個關鍵點卻是“致命”的,那就是如果提前支取的話,則按0.30%的活期利率計息,這無疑降低了資金的流動性。
針對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不規范的問題,中國銀保監會還在今年的1月印發了《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 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 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存款業務,應當嚴格執行存款計結息規則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相關規定,自覺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
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營網絡平臺提供營銷宣傳、產品展示、信息傳輸、購買入口、利息補貼等服務。
投資者在選擇商業銀行存款的時候,一定不要只看產品利率的高低,尤其是不要被所謂的高利率所迷惑,在任何時候資金的安全性才是第一位的。
日前看到一則消息,說是銀行10萬元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高達5.88%,真是開眼了。中小商業銀行為了拉到存款,唯一的妙招就是給出你高我比你更高的存款利率了。(原創:周鳳遲)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