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
今天,朋友問我想去社保局查查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但又不知道去找社保局的哪個部門查,怎樣查?我只能告訴他,視同繳費年限,目前很多地方的社保局是沒有記載的,在沒有辦理退休之前,社保局對于參保人的視同繳費年限也是不了解的。
所謂視同繳費年限,就是指在養老保險統籌之前自己的工作工齡,主要的對象是國有企業的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國有企業由于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的時間比較早,很多地方從1992年1月就開始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部分合同制職工從1986年就開始繳納了養老保險。
在國有企業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職工,基本上都已經退休,部分人也將在最近幾年辦理退休,主要是部分在1992年之前到國有企業工作的人,包括國有企業按計劃招收的職工、從大中專院校分配到國有企業工作的人員,部分從機關事業單位調入國有企業工作的人員等。
目前視同繳費年限最多的群體,還是集中在機關事業單位。由于機關事業單位是從2023年10月1日才開始統一繳納養老保險的,凡是在2023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的工作人員,都存在視同繳費年限。
對于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在辦理退休前進行認定。對于過去辦理退休的人員,在單位遞交申請材料中,就包括了職工的個人人事檔案。社保部門就是根據職工的個人人事檔案來確定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是多少年。核定視同繳費年限的依據,其實就是核定自己的工齡是否屬于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或是工作年限。
在社保部門核定之前,所在國有企業的組織人事部門實際上已經進行了核定。這幾年各個企業每年都要對職工的個人人事檔案進行核查,發現有不符合要求的,缺少資料的都會及時和職工本人進行溝通,該補資料的要補充資料,這樣可以減少今后社保部門認定時出現問題。
但部分辭職離開原單位的職工,由于個人檔案不再由原單位保管,即使是原單位管理,也沒有進行核查,所以職工在辦理退休時,需要到社保部門開調檔函,才能到檔案管理部門調取個人的人事檔案,交給社保部門進行認定,才能具體確定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是多少年。
第二種方式是提前認定。比如重慶等地,社保部門專門發出了通知,要求所在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在核查個人檔案的同時,要提前對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職工的工作年限提前進行核定,報當地組織人事部門審核備案。這樣職工辦理退休時,只要憑當地組織人事部門核定的工作年限,就可以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對于提前了核定了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的工齡的,由于認定結果已經傳送到社保局的繳費系統,社保部門在職工的個人賬戶檔案中,已經有了記載,所以這部分人地方和人員,是可以在社保局查詢到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的。
綜上所述,對于視同繳費年限的查詢,很多地方在沒有辦理退休之前是無法查到的,因為視同繳費年限認定是在退休前依據可以人事檔案來認定的,個人繳費系統還沒有記載;但在視同繳費年限提前認定了的地方,社保部門的個人繳費系統是有記載的,這些地方的視同繳費年限是可以查詢到的。
聽了我的介紹以后,朋友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長期積壓在心頭的疑惑終于被解開,不再去社保局查詢,還是早點準備回家過年的年貨吧。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