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養老金的計算非常麻煩,但是繳納養老保險確實很劃算。
我們國家繳納的養老保險共有兩種,一種叫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種叫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就是企業職工繳納的那一種,而居民養老保險是針對收入較低的農民、無業或者失業人員繳納的。本文主要說職工養老保險。
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無雇工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用工勞動者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在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個人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承擔繳費基數的16%;個人繳費的話,相關標準會低一些,只需要按照20%的比例繳納。絕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都選擇的是最低繳費基數。
由于繳費基數是跟每年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的,最低繳費基數是60%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因此每年繳費基數都在增長。
(1)養老金繳費。我們構建這樣一個公式,社會平均工資由2000元開始計算,按最低繳費基數計算是1200元,每年增長10%。15年后,社會平均工資是7594元,最低繳費基數是4557元。
我們按照繳費基數的20%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第1年每月繳費金額240元,第15年的繳費金額是911元。
第2年到第14年的繳費錢數分別是264元,290元,319元,351元,386元,425元,468元,514元,566元,622元,685元,753元,828元。
合計起來,15年累計需要繳納91464元。
(2)養老金待遇。
按照目前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根據繳費年限、繳費檔次、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掛鉤。按照60%基數繳費15年,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假設第16年退休,社會平均工資漲到了8000元,那么基礎養老金就是960元每月。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賬戶的累計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我們每月社保繳費都要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按照20%比例計算,個人賬戶累積的本金實際上就是繳費的40%。因此個人賬戶本金就有36586元。2023年以來我們的記賬利率有國家統一公布記賬利率逐步升高到7%~8%,假設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有5萬元。6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50歲退休則是195個月。這樣分別能夠每月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360元和256元。
合計,月養老金1320元或者1216元。
按照這一養老金水平,我們繳納的養老保險本金只需要69個月或者75個月就可以領回,也就是6年上下時間。實際上,并不需要這樣長的時間。因為退休以后,每年國家會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社會工資變化情況、物價變動情況,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調整。2023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總體比例是5%,但是對養老金較低收入的人群會進行額外比例的提升。
比如按照2023年的北京市養老金調整方案,2023年會增加定額調整50元,繳費年限調整45元,養老金水平調整65元,合計增加160元。因此,相應的養老金待遇會第2年分別增長成1480元和1376元,而且年年增加。
因此,這樣的養老金只有4~5年就可以拿回本金了。實際上根據人均預期壽命計算,20歲以上的年輕人,平均也能活到七十八九歲。領取養老金的時間會長達二十八九年(女)或者十八九年(男),因此一眼就看出計算出答案。而且繳納養老保險,養老金不停增長的情況下,也要供養到我們去世為止,如果我們長命百歲繳納養老保險更劃算了。所以,參加社會保險肯定是最劃算的。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