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前不久跟大家介紹了A股“定向降息”,即證金公司下調轉融資費率的事情。于是很多小伙伴都來詢問,轉融資費率下降和“轉融通”業務有關,那么后者究竟是如何運轉的?普通人也可以參與嗎?
別急,咱們今天就來聊聊“轉融資費率”背后的“轉融通”業務~
01
融資融券與“轉融通”的關系
先給新老朋友復習一下融資、融券這兩個概念。“兩融”屬于證券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證券信用交易,其中融資是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一段時間后將錢和利息一起還給證券公司,比如小夏有10萬元資金,又找證券公司借了10萬元信用額度,總共可以買20萬元的股票;反過來,融券則是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借股票,一段時間后歸還同樣種類和數量的股票并支付利息。所以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融資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融券則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股票賣錢。
可是,其中有一個問題,證券公司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百寶箱”,當證券公司的錢或股票不夠借時該怎么辦呢?就需要向銀行、非銀行機構或者其他證券公司借,這個業務被稱為“轉融通”。
轉融通業務分為兩類,并和融資融券兩兩對應:一是轉融資業務,券商向其他機構借錢,再把錢借給投資者做融資;二是轉融券業務,券商向其他機構借股票,再把證券借給投資者做股票。
02
轉融通業務具有雙重信用屬性
我國證券市場要求由專門的機構來提供轉融通服務,這個專業機構就是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證金公司”。但證金公司同樣不是“百寶箱”,有意思的是,TA進行轉融通的資金和股票來源,除了自有的之外,也會再向銀行、非銀行機構或者其他證券公司等第三方機構借入。
這個時候,轉融通業務就具有了雙重信用。那投資者該如何理解雙重信用的含義呢?
第一層信用來自融資融券業務本身,即證券公司借錢或股票給客戶。這個過程比較簡單,也就是證券公司與客戶之間的信用關系。
第二重信用要復雜一些,涉及證券公司、證金公司以及第三方機構。證金公司先向銀行、非銀行機構或者其他證券公司等第三方機構借來錢和證券,再把錢和證券借給證券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便形成了證券公司與第三方機構之間的第二重信用關系。
我們再梳理一下轉融通業務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四類主體,分別是第三方機構、證金公司、證券公司及兩融客戶,錢和股票在這四類機構中由第三方機構逐層傳遞到兩融客戶,最終對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自2023年推出到2023年9月末,轉融資業務已經為市場提供了1.7萬億元資金,是A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數據來源:央廣網,2023.10.21)
03
轉融資費率下調如何實現“一箭三雕”?
了解了轉融通業務如何運轉,咱們最后再來聊聊轉融資費率下調的影響。上次科普過,轉融資費率是證金公司將錢借給券商時所收取的費率,會綜合央行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自身運營成本及風險控制需要等因素來擬定。
在轉融通業務的傳遞過程中,轉融資費率下降可以實現“一箭三雕”的作用。首先,證券公司向證金公司借錢借股票的成本更低了,資金壓力更小了;成本降低了,相應地,證券公司也會降低兩融費率,刺激其兩融業務增長;最后,兩融費率下降了,兩融客戶的交易成本也會下降,進行兩融業務會更積極。同時,由于兩融業務中融資規模遠遠大于融券規模,因此轉融資費率下降會刺激投資者更積極地向證券公司借錢,也就是說,會有更多的錢流入股票市場,從而有助于市場整體流動性的提升。
轉融資費率下降后,有些小伙伴也在詢問,“我們可以參與兩融嗎?”普通投資者想參加融資融券業務需要開設一個兩融賬戶,但開戶要求比較高。證監會的要求是從事證券交易半年,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最近20個交易日平均每日證券資產不低于50萬元,而且沒有重大違約記錄。同時證券公司也會提出一些額外要求,比如進行相應風險測試等。
小夏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因為兩融業務本質上屬于杠桿行為,相比于不加杠桿的投資行為,投資者融資融券后需要承擔更高的投資風險。對于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來說,在對市場或某只股票的走勢具有較大把握后進行融資融券行為,可以增加自己可投資的資金或可用股票,增厚收益;但一旦判斷失誤,虧損也會隨杠桿而放大,甚至容易損失全部本金。總之,大家對于兩融風險要有清醒的認知,普通投資者要謹慎嘗試~
溫馨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