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幾乎每一年,都會有關于房產稅要出臺的消息,對于房產稅,沒有房子或只有一套房子的人希望有,這樣或許房價就可以便宜了,對于有不少房子的人來說,當然不希望有,因為要交稅啊,水費可不便宜。
那么,房產稅到底會不會影響房價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關于房產稅,總結起來,關于房產稅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三個:
1. 房產稅何時會出臺?
2. 如果出臺,征收的力度會有多大?
3. 出臺以后,房產稅對房價會有多大的影響?
一、征稅成本高,房產稅出臺“穩”字當先
首先,第一個問題,房產稅何時會出臺?答案是,會很慢很慢。這不是說房產稅不會出臺,而是說,盡管推出房產稅是稅制改革的長期方向,但是短期內很難推出,更談不上具體的時間表。之所以這么說,最根本的原因,是房產稅與現有稅種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當前不具備條件去征收房產稅,如果強行征收,成本會非常大,稅收收入也不會太多,這不利于社會穩定,最終可能會得不償失。
要理解這個征稅成本,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一個古老的制度,叫做“鹽鐵專賣”。根據史書記載,從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秦國就實行鹽鐵專賣,為國君籠絡到巨額財富。你想,那個時候以農業為主,地廣人稀,一家一戶去收稅是很難的,主要就是向地主家收稅。即便如此,刨除供養稅吏的支出以后,凈稅收收入也會很少。所以,征稅是歷朝歷代的一個大難題,弄不好就會國庫空虛,國將不國。
而鹽鐵是每家每戶的必須品,人們必須買,即便加一點價還是要買。所以政府就實行專賣,加一點價,有時候加了很多的價,通過這個辦法收到了很多的財政收入。
鹽鐵專賣的例子告訴我們,盡管古代帝王擁有征稅的權力,但是還是要考慮征稅的成本,否則不僅收不上稅,還會得不償失。現代國家不僅要考慮征稅的成本,還要考慮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如果你研究一下我國目前的稅收種類,就會發現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主要稅收,都是“流量稅”,“存量稅”的占比很少。下面這張圖顯示了2023年我國的稅收種類和占比,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稅收都是流量稅。為什么會這樣?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存量稅的征收成本太高。
你可能會問,什么是流量稅,什么是存量稅?二者的區別是什么?那我就來給你解釋一下。所謂流量稅,就是向經濟活動的流量征稅,比如說增值稅是向銷售征稅,公司所得稅是向公司利潤征稅,個人所得稅是向個人所得征稅,而契稅、印花稅等等是向交易的過程征稅。這些稅收的特點,是向流量的、增量的收入征稅。人們為了獲得這些增量收入,就必須交這個稅??丛谶@個流量的、增量的收入的份上,人們在交這些稅的時候阻力并不大。換句話說,流量稅相當于是從大的蛋糕中切一塊,交稅的人還留了一大塊,所以交稅的時候體會的稅收痛苦并不大。
那么作為比較,向存量收入征稅,也就是向財產征稅,是完全不同的邏輯。存量收入已經屬于個人,向存量收入收稅,相當于去切分已經屬于個人的蛋糕,這時候因為沒有增量的收入,稅收帶來的痛苦很大,征稅的阻力也會很大。
這個稅收阻力可以表現在各個方面。比如說,一個退休老職工在城市繁華地帶有個房子,因為位置好,房屋價值很高,可是他的現金收入是很少的,靠退休金生活,這時候這個稅怎么收?稅收的官員怎么開這個口?難道你真要把他趕走?從社會安定的角度來看,把人趕走根本就不是一個選項。
再比如,很多人的房子是以前單位的房改房、集資房,這樣的情形很多,這樣的稅也是很難收的,因為這些人的現金收入可能也不高,真的使用強制力去征收,阻力會很大,也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從剛才的討論可以看出,大規模征收房產稅,需要社會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轉變,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正因為如此,從2003年我國提出要征收房產稅,到現在已經15年了,立法的草案都還沒有拿出來一個。其中的困難,大家想一想就明白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再看看有關人員的表態,其實是非常清楚的。
2023 年,當時的財政部長樓繼偉在《求是》上撰文指出,房地產稅改革的總方向,是在“保證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稅收和收費”等因素,合理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的稅負。這里的要點有三個,一是要“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二是要“統籌考慮”,三是要“合理設置”,這些話你仔細看,都是要慢慢來,不著急的意思。
2023 年 12 月,也是當時的財政部長肖捷在人民日報發文中提到,房地產稅的改革要按照 “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的稅費負擔。
不僅財政部長這么表態,我們的總理也是這么表態的。在今年剛剛結束的“兩會上”,關于房產稅,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說法是“要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還是強調一個“穩”字。
好了,明白了這個房產稅有多難收,看著前后兩位財政部長以及我們的總理的表態,你應該明白這個稅,不是說收就收的,短期內是很難收的,至少3年內很難。
二、保障基本居住需求,房產稅稅率不會太高
現在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征收的力度會有多大?其實講清楚第一個問題之后,第二個問題不難回答。房產稅的阻力這么大,征收的力度一定不會太大。征收的力度越大,阻力就越大。最后,一定會形成一個普遍的稅收減免,比如人均40平米。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穩妥”,才能保障人們的“基本居住需求”。
關于這個稅率,一定不會太高,估計在房產評估值的基礎上,給個折扣,然后稅率在1%以下。你想,統計局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才3萬多塊,雙職工家庭也就6萬多塊,你最多讓人家拿出10%的收入來交房產稅,也就是6000多塊。這6000多塊和動輒100多萬的住房價值相比,也就是半個百分點左右,最多能讓一個家庭拿這么多錢交稅,否則,整個國家的經濟系統都會亂套。
關于未來的房產稅的力度,你可以看一下上海、重慶的房產稅試點。未來出臺的房產稅的力度,估計和上海的力度差不多,大致就是人均減免40到60平米,稅率在0.5%左右。這樣,城鎮居民的首套房是不征稅的,剛需首套房的購買不怎么受影響的。
三、漸進推出,力度有限:房產稅不會改變房價方向
現在我們來看第三個問題: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有多大?其實,說清了前面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可以用兩句話概括。
第一句,既然房產稅的推出會很慢,即便推出了力度也不會太大,就很難對房價產生很大的影響。
第二句,根據以往的經驗,并不是說房產稅一推出,房價立即就會崩盤。你看2011年重慶、上海的房產稅試點,對房價幾乎沒有影響。如果看國外的經驗,美國、日本等等都有房產稅,房子還是很貴。再來看韓國,2005年韓國為了調控房價,加推出了綜合不動產稅,還是沒有改變房價的向上趨勢,這些證據都充分表明房產稅抑制房價的作用不可高估。
房價的高低最后還是供求關系決定的,在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城市化還在進行的大背景下,需求很旺的大中城市的房價,還是會上漲的。對于發展潛力不大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空間本來就不大,倘若出臺了房產稅,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