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開始,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開啟了快速增長的階段。經過17年的快速增長,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水平,由700多元上漲至3000元。有一份穩定的退休養老金,而且連年上漲,真的非常讓很多老人羨慕。于是補繳養老保險,就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
實際上大家都明白,既然參加養老保險這么劃算,最終虧本的肯定是國家。國家是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保障等方式保障退休老人的養老金能夠不斷增長且按時發放的。
大家想想,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按照平均預期壽命計算領取的養老金預計是繳納養老保險費的2~3倍,另外還有高額的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待遇。養老保險基金真的壓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我們社會保險特別是養老保險的補繳政策越來越嚴格,養老保險真的不是隨便亂補的。
2023年人社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鎮個體工商戶,不可以通過事后追補繳費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其實,國家在2001年就明確過有關養老保險的不能補繳的政策。但是一些地方由于征繳擴面或各自理解,出現了放寬補繳范圍的情況。2023年國家規范以后,各個地方的一次性補繳政策都陸續取消了。
目前可以補繳的情況,主要是企業違法行為導致社會保險費補繳的。這種情況下,一般需要職工主動維權通過行政執法文書才能補繳。
根據2023年3月18日即將實施的新《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企業偽造證明材料補繳社保的行為是嚴重違法行為,屬于騙保,可能會涉及刑事責任。所以,所謂的社會保險費一次性補繳不太可能是職工養老保險的補繳。
如果不是職工養老保險補繳就要小心上當受騙了。
購買社保一定要自己繳費,通過他人走后門的方式,十有八九是騙子。不要聽信別人“成功”的例子,這有可能是騙子的同伙。
2023年底我們的社會保險費的征繳已經基本全部由稅務部門代扣代繳。只要我們辦理了手續通過簽訂代扣代繳協議的方式,稅務部門就會直接從個人銀行賬戶中扣除。
我國的社會保險,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大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般是可以補繳的。
在2023年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時候,國家明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可以補繳。現在很多地方是到達60歲時可以一次性補齊15年的,然后次月領取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個最大的優勢是所有個人繳納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用于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
但是,到齡一次性補繳,沒有按時繳費時的國家補貼,也沒有利息,相對不如每年繳費高。
一次性補繳15年,補繳上9萬元,平均每月領取647元左右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再算上當地每月發放的100~200元的基礎養老金,合計每月養老金待遇750元到850元之間。像上海和北京,由于當地補貼的基礎養老金高,可能會高一些。在北京市預計能領取到1500元,上海市能領取到1850元。
這樣的保險實際上也算是劃算的,畢竟養老保險錢數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不會虧本。
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但是還是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警惕心,畢竟一次性9萬元不是小數目,不要上當受騙的好。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