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由職業者或暫時沒有工作的朋友正在考慮自己交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了養老保險,退休后可以享受基本的養老待遇。那么除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目前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分為兩種:一種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人群主要分為三類:體制內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體制外普通公司員工;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自媒體、攝影、網紅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也是三個范圍:16歲以上的非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非職工養老的參保人員(家庭主婦、農民等)。
那么對于個人而言,既可以選擇交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選擇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哪一種更劃算呢?
本期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主要講述自己怎么交養老保險最劃算:
養老保險是什么? 養老保險分為哪幾類,有什么區別? 沒有工作單位,自己怎么繳納養老保險最合適?個人交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操作指南。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部分,在年輕能賺錢的時候,每月或每年交一筆錢給國家存起來,相當于強制儲蓄;退休后,再從國家手里每月領一筆錢,保障老年的基本養老生活。
一般來說,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分為兩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
職工養老是在我們參加工作時,單位為我們繳納的養老保險,每個月由單位和個人各交一部分,只要參加工作,單位就必須要為員工繳納職工養老保險。居民養老是給沒有工作單位的人準備的養老保險,參保自愿,不強制繳納。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主要區別如下:
1、繳費不同
①職工養老
職工養老保險每個月會從我們工資里面扣除,分為個人繳費和公司繳費。
至于繳多少,是按照工資基數的一定比例來計算的。
工資基數是員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繳納比例在60%-300%之間。
就是說超過當地平均工資三倍的按三倍繳納,低于當地平均工資60%的按最低60%繳納。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各地規定不一樣,一般是員工繳納工資基數的8%,企業繳納不超過工資基數的20%。
以上海為例,2023年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如下: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假如當地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是8000元,那最低繳費基數是8000×60%=4800元,最高基數是8000×300%=24000元;
這兩個繳費基數只要確定,就意味著你無論工資多低,哪怕低于4800也要按照最低標準繳納,如果工資高于24000元,無論多高也只能按照最高標準24000來繳納
比如你工資是3500元,也要按4800元交社保;如果你的工資是30000元,那就按照最高基數24000元交社保。如果你工資是15000元,正好在繳費基數之間,就要以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并且,養老保險個人交的8%進入個人賬戶,公司交的16%進入統籌賬戶。統籌賬戶的錢用來支付當年老人領取的養老金。個人賬戶就像一個銀行賬戶,每個月存一筆錢,按照8%左右給你計算年利息。
這個可比存銀行利息要高很多。
②居民養老
居民養老也像職工養老一樣,分為基礎賬戶和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是分檔次交,不同地區繳費檔次都是不一樣的,檔根據各地經濟水平決定,最低只需要交100左右,最高的像北京最高檔已經達到9000元/年。居民可以選擇任何一檔交,同時,地方財政和國家財政還會給每個居民補貼一些,一般能補貼幾十到幾百,居民選擇的繳費檔次越高,補貼檔次也越高。
以上海為例:
居民交的養老金和政府補貼的部分都計入個人賬戶,每年按照2.3%的利息計算收益。基礎賬戶則是國家財政出錢,每年補貼幾千億,老百姓不用管,最后居民領取的城鄉養老金就從基礎賬戶和個人賬戶中來。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
職工養老是按月繳納,居民養老是按年繳納。
居民養老繳費時間是每年10月-12月之間繳納,但由于每個地方政策可能有變化,建議大家咨詢當地社保局,以免錯過繳費時間。
2、領取養老金時間不同
不論是職工養老還是城鄉養老,想要拿到退休養老金,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至少繳滿15年,中間斷交的都可以補繳達到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職工養老保險有多個退休年齡,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時間統一為60歲。
3、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不同
因為職工養老要比居民養老交的費用要多很多,所以退休后,職工養老領的錢也比較多,這個文章后面會有詳細說明。
沒有工作單位,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式交養老保險:
1、戶籍地交居民養老
以上海為例:
上海的居民養老金分為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每月1100元,基礎養老金在累計繳滿15年前提下,每超過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20元;個人養老金:用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計發月數。其中,計發月數由社保局規定,例如 60 歲退休,計發月數是 139 個月。上文已說到,居民養老有10個繳費檔次可自由選擇。
舉個例子:
40歲的老王,每年按最高檔 5300 元交保費,政府每年補貼675元,一共交了 15 年。
基礎養老金:每月按 1100 元領取,個人養老金:(5300+675 )× 15 ÷ 139(計發月數)=644 元
那么在 60 歲退休后,老王每月能領取:1100 + 644= 1744 元,每年合計領取:20937 元。 老王在 15 年中,總共交了 7.95 萬保費,退休后第 3.7 年就能回本。
2、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職工養老保險
職工養老保險計算公式是: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之前繳納的養老金總額 ÷ 計發月數(139 個月)具體可參考以下國家人社部統計表格:
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本人指數化工資:(目前自己的工資 ÷ 目前的社平工資)× 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
很明顯,這個計算公式,實際上是要你現在交的養老金被全省工資水平平均那么一下,公式設置平均指數的意思,就是不能讓工資太高的人,將來領的養老金遠遠高于其他人,也不能讓工資低的人將來退休領的太少,美其名曰“統籌賬戶”。
看起來是不是很復雜,直接舉例子,直觀感受一下,還是以上海為例:
30歲老王選擇去社保局交職工養老,可以在上年度職工平均月工資的60%-300%之間選一檔來作為繳費基數,假設以10000為繳費基數,到60歲退休正好繳納夠30年。那么每個月繳納費用是:
公司:10000×16%=1600元→進入統籌賬戶,國家支配;個人:10000×8%=800元→進入個人賬戶。由于老王是自由職業者,沒有工作單位,所以每個月的2400都是自己承擔!有了這個統籌賬戶,老王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領錢,只要活下去就可以一直領下去。但萬一中途身故,老王只能領回個人賬戶的錢;統籌賬戶的錢,就是全部給國家做貢獻了!記住,這是自由職業者交職工養老的最大風險。
2023年度上海職工平均工資為9580元。首先我們來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便于計算,我們假設老王這三十年來的工資增長,正好跟得上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那么得出來的繳費指數始終是一樣的,
注意:為了方便計算,假設工資漲幅也正好每年都跟得上上海的平均工資的漲幅,即10000÷9580=1.04,就是老王的平均繳費指數。如果你的能力特別強,工資增幅非常快,那這個指數肯定也越高,將來你領的養老金雖然被平均了一次,還是會比身邊人高一點的。
那么他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為10000×8%×12個月×30年=288000元。而6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為139個月。那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288000÷139=2072元;
假設在這30年里,上海職工的平均工資以每年2.5%增加。30年后,職工平均工資為20094元。那么基礎養老金為(20094+20094×1.04)÷2×30×1%=6148元,
綜上可得,2072+6148=8220元,即老王退休時每個月都可以領到8220元的養老金,每年可領98649元。老王30年一共繳納2400元×12月×30年=864000元。大概需要8.7年時間回本。但這個養老金的數額并非一成不變,養老金多少是與平均工資密切相關。
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也越高,目前我們國家養老金已經實現17連漲,而且活多久領多久,一直領到終身為止。粗略估算,大概在6-7年時間就可以回本了。但是如果老王不幸退休后第二天就不在了,那只能領回自己個人賬戶里的錢。自己交入統籌賬戶的幾十萬,就全部虧損了。
目前還有很多人不愿意交養老金,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到我們退休,還有養老金能領取嗎?
②收入低,生活都困難,所以能不交就不交。
③覺得養老金收益低,還不如拿去做其他投資收益高。
④高收入者覺得自己交的社保補貼窮人,不劃算。
當然我也知道很多人擔心,現在老齡化嚴重的問題,擔心將來沒有下一代來交養老金了,養老金窟窿越來越大,可能現在交將來領不上。這個問題怎么說呢,老齡化不只是中國一個國家的問題,他是全球問題。美國,日本,德國,這些發達國家的養老金壓力比中國還大,未來會是什么樣,誰都無法預見,但是可以提供兩個數據供參考:
第一:過去十年,我們的國家的養老金確實是按照8%的增幅來增長,也就說過去十年開始領養老金的人,你的收益已經超過99%的投資收益,無論你買股票,p2p,基金,恐怕連巴菲特這樣的大神都不敢說,自己可以連續十年穩定8%的收益吧。
市面上常見的理財產品,基本上收益都比養老金低:
背后的本質是,投資收益是資本的利息,來源于實體經濟增長,長期來看投資收益必然低于實體經濟增長,因為經濟增長由資本、勞動、技術共同創造,資本只能分一部分收益。如果投資收益長期高于實體經濟增長就是資本空轉泡沫,遲早崩盤。
養老金相當于經濟增長指數,通過投資,做生意,跑贏經濟指數的人,絕對只是少數。大多數人最后摔得很慘,收益遠遠低于養老金。
第二,中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養老金畢竟國家信用背書,國家信用高于一切信用,信用級別排序為:國家的信用>銀行的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有一天養老金都領不到的時候或者收益非常低的時候,銀行存款,基金,保險,這些銀行和企業背書的金融產品的收益也一定高不到哪去。
養老其實是一個隱形風險,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終究能活多久。俗話說得好,人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著,錢沒了!恰恰養老保險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基礎的養老保障。趁年輕能賺錢的時間里,為自己的養老規劃早做準備。
如果你想退休后可以多領點養老金,更有底氣地說話、過有品質的養老生活。那可以交職工養老,收益會更高,退休后領的錢更多;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那就交居民養老,退休后也能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助。
個人交職工養老和居民養老操作指南
1、職工養老
個人辦理職工養老保險,按照當地社保部門公布的繳費基數來進行繳費,繳費比例為20%,由個人全部負擔,其中12%記入統籌賬戶,8%記入個人賬戶。繳費方式一般可采取按月繳費和年度繳費的方式,繳費標準一旦選擇以后,一年之內是不能變更的。
辦理指南:
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所需材料:首次辦理:需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如果是解除勞動關系人員還需要攜帶本人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書以及復印件;
續交保費的參保人:需要攜帶有效證件身份證和戶口本以及《職工養老保險手冊》等相關資料直接到當地社保局進行續交保費即可。
2、居民養老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是過去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合并而來的,主要針對沒有辦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群。繳費相對比較低,分為12個繳費檔次,最低檔次每年繳納100元,最高繳費檔次不高于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額。繳費時間在10月-12月之間,每年交一次。
辦理指南:
辦理地點:社區服務中心辦理,農村的可在村鎮服務中心辦理;所需材料:身份證及戶口本復印件和原件。目前很多省份也開通了網上繳納居民養老,像支付寶、微信等APP也是可以辦理,非常方便。
微信交居民養老:
以 貴州省 為例,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 1:從微信的支付頁面進入 “城市服務”,選擇 “社保”,點擊進入后,選擇對應的 “社保繳費服務”。
步驟 2 :進入該項服務,填好自己的信息后,點擊 “自主繳費”,會彈出繳費信息的頁面,選擇自己要交的險種,就可以直接交社保了。
另外,一些地方還可以關注當地社保局公眾號 進行繳費,一般來說,點擊公眾號菜單欄的 “服務大廳” 或 “辦事大廳”,根據頁面提示注冊賬號,填寫信息就能繳納。或者有些城市自己開發的APP,如上海人社、隨申辦等也可以辦理繳費。
由不同地方政策上有變化,有些地方還沒有開通網上辦理,那么只能在線下操作。實在不清楚,不要直接去,可以咨詢我們,或者先打社保局官方電話12333咨詢,問清楚需要帶哪些材料,在哪里辦理等,避免白跑一趟。
關于個人怎么交養老保險就寫到這里,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