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養老幾乎是國民熱議的話題,就連不少90、00后也加入了養老大軍,就連我自己也在前段時間買了養老保險。想要老有所依,是需要從現在就開始制定財務目標、控制預算以及提前進行長期儲蓄。
今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我國開始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表示,要推動發展適合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協調發展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健全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普遍認為“養兒防老”。實際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認為他們在晚年會得到子女的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的養老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養老靠自己,規劃要趁早”的理念正被更多的年輕人接受。
再加上80年代,我國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很多家庭都變得越來越小。在“421”的家庭結構之下,主要靠家庭贍養老人的挑戰越來越大。尤其是現代人越來越長壽,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情況比比皆是。同時,我們也無法完全靠政府和企業養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個人養金制度的推行就尤為重要。
簡單來說,這筆錢是你自己存,自己花。
目前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退休時的養老金與退休前工資收入的比率)不高,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覆蓋面還不夠廣,要滿足國民的老年生活需要,很有必要發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
首先是誰能繳納。只要你是在職人員不論是什么樣的就業形態,即不論是單位就業還是靈活就業,不受就業地域、戶籍限制,只要個人自愿都可以公平參加這個制度,跨省跨地域流動時,個人的權益都不受影響。
11月,人社部發布《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北京、上海、廣州等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已經正式啟動。各省(市)至少有1個,有5省各2個、福建;全省納入。詳細城市明細如下;
圖片來源于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也就是說,如果不在首批先行的36個城市(地區)的話,目前是不能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
不過涉及范圍還是比較廣的,在先行的36個城市(地區)的人群覆蓋以發達城市和城鎮職工為主,也涉及一些農村有基本養老保險的人群,且還沒有退休的人員,就可以自愿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個人養老金不同于基本養老保險,是政府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通俗地說,個人養老金就是通過政策支持,鼓勵大家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為老年生活再添一份保障。”
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每位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都需要開設兩個賬戶,即個人養老金賬戶及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一個是在信息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另一個是在銀行開立或者指定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繳費、購買產品、歸集收益等。
這兩個賬戶是相互唯一對應的,參加人可以分別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商業銀行等多個渠道開設。
目前,可以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銀行有23家,另外還有11家理財公司,包括六大銀行、十二家股份制銀行和五大城商行。如果對理財公司比較了解的人,在理財公司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可能會讓你得到更貼近性的服務,和更多優選理財產品的選擇。
圖片來源于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只有以上獲批的銀行才可以辦理個人養老金業務!如果有這方面需求,可以直接帶著身份證和銀行卡到銀行網點進行辦理即可。
開戶過程也不復雜,如果你所在的銀行服務不錯,大概需要5分鐘完成開戶,非常簡單。你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選擇在哪家銀行開立,最好從個人習慣、銀行信譽等因素出發綜合考慮。一般來講,根據反洗錢、實名制等具體要求,開立之后不能夠輕易改變。
目前,參與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并不是你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的,《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規定,每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是不能超額繳費的。我相信,未來試點逐漸完成,全面推行之后,存繳上限一定會放開。
同時,對于參與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自主決定是每年都參與還是部分年度參與,以及年度內繳多少、一次性繳納還是分次繳納。
我個人認為,12000元最重要的邏輯是讓你形成定投的習慣。如果自己進行個人儲蓄,今天存,明天就可以支取,其實并不能形成真正的投資約束。而個人養老金的封閉管理是強制性的,一旦錢存進去,無法馬上取出來,只能進行投資組合的選擇,這是形成定投習慣最簡單的方式。
對于個人養老金制度來講,如果每年都轉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12000元,那么在繳稅的時候,將扣除這部分應繳的稅費。
而如果你的賬戶通過投資賺錢了,收益部分暫時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養老金可以抵扣稅金,你的收入越高,抵扣的稅基越多。這筆錢我們還是要看它直接產生的投資收益是多少,也只在領取收入的時候從實際稅率7.5%降為3%的稅率計算的。
圖片來源于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以上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年繳納1.2萬元為例,上表年收入為扣除五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以后的年收入。舉個例子:假設納稅人目前適用稅率為10%,每年繳納1.2萬元,每年可以減少個稅12000×(10%-3%)=840元,繳納30年的話就能減稅2.52萬元。
目前,證監會已公布入選的129只基金產品名單。個人養老金保險類產品名單也已公布,有來自6家保險公司的總計7款產品入圍。
這意味著,可以購買的個人老金產品是相對有限的,主要有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投資個人養老金產品,可以根據個人風險偏好,綜合搭配各類產品。
儲蓄存款(包括特定養老儲蓄,不包括其他特定目的儲蓄)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零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利率略高于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預計2023年11月左右試點。包括年金保險,兩金保險,并符合以下要求;
保險期間不短于5年;保險責任限于生存保險給付,滿期給付、死亡、全殘、達到失能或者護理狀態。能夠滿足個人養老金制度參加人繳費靈活性要求;個人養老金參與人可以通過專屬賬戶購買這些產品,并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基金管理費和托管費優惠。
圖片來源于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接下來,看個人養老金投資的機構/平臺的監管情況。負責個人養老金投資的平臺,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三大類。
第一類,銀保平臺:銀行、保險。這類平臺的特點是,資金賬戶開立,可以做長期資金管理。第二類,理財平臺:各理財公司。這類平臺的特點是,產品配置豐富,管理更加靈活。第三類,基金平臺:各公募基金。這類平臺的特點是,投研能力領先,運營更加市場化。在投資組合上,我選了一部分目標日期基金、一部分相對積極型目標風險基金,但同時保證一部分穩健平衡的。在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的基金產品,因為投資周期較長,所以選擇按期定投的方式即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可以交易的基金是有持有期限的,持有期從一年到五年不等,也就是說,如果買入的是持有期為一年的基金,則基金發行不滿一年之前是不能贖回的,這一點需要清楚。
其次,不同的基金產品,費率有很大的差別。一般情況下,購買基金時要交1%的手續費,叫作購買費率,但個人養老金產品現在只收0.1%的費率。管理費,每年0.5%,托管費每年0.1%,兩個相加0.6%。回費率,很多基金如果存期很短,有贖回的要求,最高的時候能收到1.5%。
參與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國家規定的情形,經信息平臺核驗領取條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領取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領取時,應將個人養老金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參與人死亡后,其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中的資產可以繼承。
個人養老金制度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養老保障途徑,更加完善了我國的養老制度,不過個人養老金由于是完全自費,完全自愿的原則,所以我們在投資前還是要認真衡量自身需求之后再考慮是否參與。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