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外國諺語告訴你: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我從事法律實務工作10多年了,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取保候審同拘留、逮捕、監(jiān)視居住一樣,是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一旦取保候審,就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涉嫌刑事犯罪了,只有涉嫌刑事犯罪才會被采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二是情節(jié)相對比較輕。如果是累犯、或者是可能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有可能妨礙訴訟活動,或者采取取保候審措施存在社會危險性,是不會取保候審的,肯定會被拘留、逮捕的。
如你所言,涉嫌的是詐騙罪。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guī)定,詐騙罪有三檔的刑期,分別為數額較大,3年以下;數額巨大,3~10年;數額特別巨大,10年以上直至無期。
而你被采取取保候審的話,要么是犯罪數額相對比較少,剛剛超過、甚至沒有達到數額巨大(3~10萬元)的標準;要么是已經退賠了被害人的損失,并取得了諒解。
既然是一種強制措施,那就不可能無限地延續(xù),取保候審也是有期限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79條的規(guī)定,取保候審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因此,在12個月屆滿之前,會進行一些操作的,一般情況下會有如下三種情況:
解除取保候審,案件不再繼續(xù)。改變強制措施為監(jiān)視居住,案件繼續(xù)偵查、審查起訴。改變強制措施為刑事拘留或逮捕,收押到看守所。正常情況下,會采取以上三種方式之一,不會懸著不絕的。
因此,像你說的這種情形,無外乎有以下3種可能:
一是可能認為你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情節(jié)顯著輕微,可以不作為犯罪處理。那么,接下來公安機關會聯(lián)系你做解除取保候審,同時撤銷案件。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了。
二是案件已經由公安機關移送至檢察院了。檢察院將傳喚你做筆錄,并且重新給你采取強制措施,中間這個交接過程中可能有幾天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完全配合就好了。其實,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
三是極個別情況下,有可能存在將你忘了的情況。但是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一旦發(fā)現,要么移送,要么撤銷案件,要么改變強制措施。
但是,無論如何都需要配合司法機關的工作。按照要求,一旦傳喚隨時到案。
畢竟,對于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嫌疑人,絕大多數最終是能夠被判處緩刑的。
#律師來幫忙#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