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纏論的交易者都知道,纏論首先是找出分型并畫筆,然后根據筆就可以畫出筆中樞,具體的走勢也就可以一眼看出來了,相應的買賣點也就一目了然,如下圖所示:
纏論走勢圖
纏論是通過畫筆畫中樞把走勢的結構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據此可以知道走勢的方向和進出場點,那么如果我們想通過畫線去識別走勢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呢,通過畫水平線、趨勢線、通道線和形態把走勢的結構畫出來以便清晰的識別走勢的方向和進出場點呢?我們接下來剖析一下這個問題。
纏論畫筆的目的是畫中樞,纏論高手是可以不需要畫筆就能識別中樞的和走勢的,找分型畫筆是纏師在寫理論知識時,為了便于初學者理解和使用提出來的一種方法,初學者當然要一步步去畫筆,才有可能做到纏師想要的效果,實際情況是不需要畫的,纏論高手不需要畫,但是初學者是必須畫的,所以畫筆這一筆是可以省略的,也就是說,纏論高手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走勢的。
而我們畫水平線、趨勢線、通道線和形態的取點都是在哪里呢,都是在拐點處,而拐點和分型的頂點是重合的;并且,如下圖示,我們在畫水平線、趨勢線、通道線和形態時,初學者為了便于畫線畫形態,也會畫出來走勢的運行方向路線,在這個基礎上畫線,而走勢的運行路線在纏論中就是筆。我們在實際的技術分析過程中,其實這個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也是不需要畫出來的。
在這里我們已經明確,畫線和形態是在K線運行路線(纏論筆)的基礎上畫出來的,只是纏論走了中樞的結構路線,在筆的基礎上通過畫中樞明確了走勢是上漲趨勢、下跌趨勢和盤整,中樞就是纏論關于走勢的結構,其實不難發現,中樞相當于技術形態中的箱體(中樞就是一個箱體震蕩結構),那么畫線怎么做呢?我們知道畫線交易技術是在K線運行方向路線的基礎上把水平線、趨勢線、通道線和形態畫出來,同理,畫出來的這些線和形態就是走勢的結構,我們是可以把畫出來的這些線和形態作為結構判斷出走勢方向的,這些線和形態,他們都是像纏論中樞一樣的結構而已,我們要這樣去理解他們。
當然,我們畫的線和形態必須是作為走勢的結構出現的,不是說隨隨便便畫幾條水平線就完事的,所以,我們畫出來的線和形態必須充當走勢結構(形態本身就是走勢的結構)的角色,以便判斷走勢的類型、方向和進出場點。
因此,通過畫線進行技術分析時,我們畫線的首要目的是要把走勢的結構畫出來,以便我們能夠識別走勢。我們畫的每一條線、每一個形態都是有意義的,是走勢結構的一部分,而不能顯示走勢結構的畫線都是無效的,沒有意義的,不需要畫出來。
如上圖所示,這段走勢里有趨勢線,箱體,收斂三角形,通過圖中的趨勢線和形態,我們可以清晰的知道走勢的方向,而我們的進場點也如同纏論的買賣點一樣一目了然,圖中的畫線沒有一條是多余,都是為了把走勢呈現在我們眼前。
上圖是2023年11月現貨黃金1小時周期圖,圖中包含了趨勢線和多種形態,將現貨黃金的走勢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關于方向的判斷
纏論關于走勢方向的判斷本文不做解說,但是畫線交易關于走勢的判斷我們可以通過畫線結構的細節分析,例如中繼形態的延續成立代表了走勢的延續,沿著既有方向運行;趨勢線沒有破位前方向不變,在趨勢線破位出現123法則或者2B法則預示著走勢發生了反轉;一些反轉形態的確立也標志著走勢的反轉等等。
纏論技術分析需要用到區間套,也就是級別關系,畫線同樣也要關注周期關系,比如大級別方向不變,次級別可能會走出來一個中繼形態,即使次級別是空頭,我們也可以在次級別走出反轉形態時果斷做多。同時大級別的支撐壓力位在次級別上同樣是支撐壓力位,并且更有效,在大級別沒有出現交易信號時,如果次級別出現了交易信號同樣可以進場交易。
關于買賣點
纏論是根據中樞內部回撤的次級別背馳進場,而我們是根據本級別的支撐壓力位進場,選擇進場的方式不一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不管是水平線、趨勢線、通道線、形態,他們的支撐壓力位都是我們的潛在進場點位,我們在支撐壓力位附近等待交易信號出現即可進場。
形態是由趨勢線和水平線組成,是走出來的結構,中樞也是結構,那么形態也是可以內部進的,不需要等突破后才進場,比如纏論我們知道要走中樞,所以在二買就進場了,如果我們知道形態要走中繼形態,是不是也該在“二買”進呢,也就是在形態內部進,突破加倉的,所以,而方向明確了,走勢又沒有結束,那么出現的形態就大概率走中繼形態,走中繼形態的話,我們就可以在形態沒走完之前就進去了。
多頭突破回踩再次進攻的位置,不就是突破后回踩支撐的位置嗎?也就是水平線或者趨勢線的位置,也是我們潛在的進場點位。
頭肩底形態、雙重底形態,突破后回踩頸線位附近,也是潛在的做多進場點。關于畫線交易,其買賣點策略有很多,具體的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
案例一:
如上圖,這是根據價格走勢路線,我們畫出來一個楔形形態,楔形代表走勢有反轉的需求,并且有效向上突破,那么走勢大概率由下跌轉為上漲,那么我們又該在哪里進場呢,我們知道,V形反轉的行情并不多見,并且也很少會出現一直上漲不回調的行情,因此,我們只需要等回調進場既可,此時在價格回調可能到達的區域我們可以畫出水平線或者趨勢線尋找支撐位既可,如下圖所示:
我們只需要在支撐位附近耐心等待價格回踩我們畫出的支撐區域,當看多的交易信號出現后立即進場做多。
案例二:
如上圖所示,這是一個收斂三角形,有效向上突破后,走勢確定為多頭,激進的交易者可以在上破的瞬間介入交易,穩健的交易者則可以等待上破回踩支撐位附近進場,我們可以在價格下方找到并畫出相關的水平支撐位,在支撐位附近等待做多的交易信號選擇進場做多。
案例三:
如圖所示,這是一個水平壓力位轉支撐的情況,價格前期在壓力位有效壓制回踩,再次上攻,有效突破,壓力位轉為支撐位,價格突破后回踩支撐位,假跌破后再次繼續延續既有方向運行。
小結
按照本文的構思,畫線畫形態是要比纏論更細節,更復雜,也更靈活的技術,甚至可以說,這個系統要包含纏論(中樞類似于箱體震蕩),包含纏論的大部分東西,他要識別出走勢的每一個細節,還要在這些細節上開倉止盈止損;只是纏論走了一個最簡單的路線而已,他只做中長線,從頭拿到尾的持續持倉策略,更適合中長線持倉,不適合心急的人,不適合心態差的人,不適合怕獲利回吐的人等。
總之,我們畫線的首要目的是把走勢的結構畫出來,以便于識別出走勢的類型和方向,以及接下來可能會走的大概路線,在這個基礎上去尋找潛在的進場點位。根據價格的接下來的大概走勢路線,在當下或者接下來可能到的位置,去畫水平線或者趨勢線,找出潛在的有效支撐壓力位,在這些支撐壓力位附近耐心等待交易信號的出現。
注意我們畫的每條線都是有意義的,都是作為走勢結構的一部分畫出來的,這里不是提前把所有的水平線,趨勢線都畫出來放那,等到了畫線位置就做進去,不管方向,如果我們把整個圖表畫滿了各種線,連走勢都看不懂了,就本末倒置了。
初學者要特別注重具體的小細節,并做到徹底的靈活掌握和運用,這需要我們積累豐富的只是儲備和大量的實踐。
Ps:原計劃寫的主體內容是:纏論是通過畫筆找出中樞結構,通過中樞結構識別走勢;畫線交易是通過畫趨勢線和水平線找出形態結構,通過形態結構識別走勢;實際寫這篇文章時卻寫成了趨勢線、通道線、形態等都成了走勢結構的一部分了。我的懶得去修改,更不想重新再寫一篇,大家明白主體思路就可以了,我們畫線第一目的是把主要的線畫出來,也就是把能讓我們把走勢識別出來的線畫出來,這些線和形態可以理解為都是走勢的結構,也可以理解只有形態是結構,但是目的都是把走勢識別出來,目的相同,就不要去計較太多。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