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海人了解青海,國內了解青海,國外了解青海。
青海省,中國西北內陸,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地域遼闊,總面積72.12萬平方公里,是僅次于新疆、西藏、內蒙古的中國第四大省,據統計顯示2023年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為594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為299.4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50.53%,是青海目前的主體民族。
區別于中原好多省份,青海的漢族人并不是一直是青海的主體民族,而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淀,漢族人從全國各地遷移而來,才逐漸成為了青海的主體民族,那么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青海的漢族人到底來自哪里?
漢族作為青海的世居民族,究其淵源大多數都是從中原地帶移民而來,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歷代王朝為了安定西北,根據不同情況,或出兵開發、或發配罪犯、或派員安撫、或移民實邊,使得許多中原漢族不斷入居青海。
1、漢朝時期: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軍征討河湟羌人,在湟中設“護羌校尉”,開始經略湟中,筑西平亭(今西寧市),從此青海納入了中原封建王朝郡縣體系。漢宣帝神爵元年(前六十一年),趙充國(甘肅天水籍)奉命統兵深入河湟地區,取得軍事勝利后罷兵留步卒萬人田于河湟,其后裔在今樂都老鴉一帶定居。
王莽時期,將內地“犯者徙西海,徙以千萬數”,當時的“西海郡”就是今天的海晏縣。
東漢時期,漢軍進入河湟流域繼續屯田的人數就更多了,貴德、尖扎、化隆甘都灘和群科灘、貴德等地都有屯田,最后有一部分人留居青海。
2、隋唐時期:公元609年,隋煬帝親自統兵出征吐谷渾,帶著大批文武官員及嬪妃宮女,抵達西平(今西寧),還設立伏俟城(海南共和)和赤水(海南興海)為治所,因為屯田、駐兵戍守、罪犯流放等原因,隋朝時期來青的漢族不少,留下來的也比較多。
唐朝時期,唐朝為了利用吐谷渾抵制吐蕃東進,曾3次與吐谷渾和親,將弘化公主、金城縣主、金明縣主先后嫁給吐谷渾。從唐武德八年(625年)至唐寶歷元年(825年),200年間,唐朝和吐蕃之間或和親、或戰爭、諸多兵卒駐防青海,戍邊屯田。比較有名的事件有黑齒常之屯兵于河源、哥舒翰駐兵青海湖海心山、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吐蕃等。
3、宋朝時期:因為茶馬互市、進軍青海等原因,宋朝時期亦有不少漢族來青和留在了青海。
明朝以前雖然有許多漢族已經在青海留居了下來,但是由于年代久遠,民族融合等原因,明朝之前的青海漢族后裔或已無從考證了,而且明朝以前青海主要以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為主,漢族算不上主體民族。
4、明代時期:明洪武年間,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統治,曾實行“移民實變”政策,有軍屯、民屯、商屯等形式,再加上從各地經商而來屯田于青海的漢人,自明代開始漢族就逐漸成為了青海的主體民族。
軍屯:軍人有事則戰、無事則耕。在西寧落居的大多為軍戶,還有樂都、民和等地也有軍屯留下來的漢人,其中有南京籍、河南開封籍、陜西西安籍,但以南京籍為主。
民屯:舉族遷移和發配的形式,像西寧、大通、湟中、湟源、樂都、民和、互助、平安、黃南同仁等地都有從內地遷來的漢族人后裔
不論是軍屯還是民屯多數人的祖籍都是來自南京,這也是大家都說青海漢族人是來自南京的原因。
5、近現代:近現代青海的移民主要通過以下六種方式,移民墾荒、資源開發、沿海內地工廠搬遷、部隊官兵轉業、大專院校畢業分配、招工等,1950年-1985年,青海從全國各地遷入人口達到了346.90萬人,這些人口主要來自河南、山東、河北、安徽、黑龍江等省份,不過最后遷出的也比較多,遷出人口達到了280.58萬人,36年內凈遷入人口為64.32萬人。
備注:近現代從省外遷入的人口只能說多數為漢族
漢族,目前已經成為了青海的主體民族,大部分是由省際遷移而來,還有一小部分是由各個少數民族融合而來。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看完此文,你的點贊和評論,是對小編最大的認可,如果您喜歡,請點右上角關注,今天關于青海漢族起源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繼續分享青海明朝時期遷移而來漢族人口都在哪些地方!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