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上新了樓市##爛尾##貸款##地產##房地產##房價#
近期,全國范圍內出現了“停貸潮”,主要是由“爛尾樓”的業主們集體發起,他們一邊還著距離交付仍然遙遙無期房子的房貸,一邊還要承擔大量生活的負擔,終于,他們已經無法忍受。畢竟,人這一輩子能買幾次房子,看著自己大量的血汗錢付諸東流,還得繼續還房貸,業主們一致的想法是,我們招誰惹誰了?
打響全國“停貸潮”第一槍的是位于景德鎮的某樓盤,業主稱該項目2023年5月份就停工了,后來在地方的主導下陸續復工,但是2023年6月開始再次全面停工。于是乎,業主們集體上訴,想辦法挽回自己的損失。隨后,全國部分城市也陸續出現了業主“停貸”的情況,直至今日,問題還在持續……
產生如此悲劇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首先,我們要思考為什么會出現“爛尾樓”?關于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去年開始的房企“暴雷”開始說起。受行業“三道紅線”政策出臺的限制,部分踩線房企開始了漫漫還債路,畢竟,自己挖的坑,要自己來填補。
如何填補欠下的巨額債務,是目前大部分踩線房企都在做的事情,甚至部分房企出現了“暴雷”,導致無法支付工程款,項目停工,直至出現大量樓盤“爛尾”的情況,最終導致“停貸潮”的出現。
還有部分房企收縮戰線,縮小企業規模,只為能夠活下去。房企們將已購置的土地和樓盤進行快速出讓,以回籠資金,償還債務,然而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他們想要將手中的資產快速變現,簡直比登天還難。
于是乎,國家提倡央企們要承擔起“救世主”的角色,一對一幫扶“暴雷”企業,其目的也是為了“保民生”、“保交付”,讓老百姓買的房子能夠順利交付,確保他們的血汗錢不付諸東流。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