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撫恤金標準是多少(2023撫恤金標準一覽表)
目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逐漸增強,居民享有的各項福利待遇也在逐漸完善,包括養老、醫療等等。相應的,在居民因故死亡后,國家也會有相應的補貼。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這是關于社會保障領域的基本法律,也是撫恤金制度的政策依據,其中有4個點值得注意:
1、個人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公務員、事業編都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自然符合規定;但是,有部分企業未給職工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此時,職工因病死亡后就無法享受這一政策。
2、因工死亡的補助標準會高很多,由《工傷保險條例》進行明確,走工傷保險基金領取,本文暫不展開。
3、遺屬是指符合《民法典》規定的死亡人員的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4、撫恤金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對于公務員、事業編來說,就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對于企業職工來說,就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那么,在職公務員、事業編、企業職工病故后,他們的撫恤金標準都是如何規定的?
在職公務員的撫恤金標準是全國統一的:
自2011年8月1日起,在職公務員(參公管理人員)在病故后一次性撫恤金的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
1、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的標準為43834元。
2、40個月基本工資是指生前最后一個月基本工資的40倍,即職務工資與級別工資之和的40倍。
以20年工齡的正科級公務員為例,職務工資是1260元,級別在19級6檔左右,級別工資是2447元。假如他在2023年病故,那么,一次性撫恤金是43834×2+(1260+2447)×40=235948元。
與公務員一樣,在職事業編的撫恤金標準也是全國統一的,但金額與公務員相差甚遠:
自2004年10月1日起,在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非參公)在病故后一次性撫恤金的標準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基本工資由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組成。
以20年工齡的管理崗位7級職員(正科)為例,崗位工資是2070元,薪級在27級左右,薪級工資是1700元。那么,其病故后的一次性撫恤金是(2070+1700)×20=75400,遠遠低于相同層級的公務員。
在職企業職工的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未能全國統一,而是由各地自行制定,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標準差距較大。
同時,為了維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避免惡意套現的現象出現,很多省份將撫恤金與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滿15年的是一個標準,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是另一個標準,存在明顯的差異。
(一)以貴州省為例,從2023年1月1日起,在職企業職工病故后的一次性撫恤金標準如下:
1、繳費年限滿15年的,其標準為死亡時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標準的20倍。
2、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根據繳費年限計發,等于死亡時上一年度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標準×20×本人繳費年限÷15。并且,撫恤金低于14000的,按14000執行。
下面進行舉例說明,假如一位在職企業職工在2023年病故,而2023年貴州省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為2642元,那么:
1、如果繳費年限滿15年,撫恤金就是2642×20=52840元;
2、如果繳費年限只有5年,撫恤金金額就是2642×20×5÷15=17613元;
3、如果繳費年限只有3年,計算撫恤金金額為2642×20×3÷15=10568元,小于14000元,按14000發放。
(二)以浙江省為例,從2011年7月1日起,在職企業職工病故后的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按死亡的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確定:
1、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為2000元;
2、繳費年限1年(含)至15年(含)的統一為10000元;
3、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在發給10000元的基礎上,每滿1年(不滿1年按1年計算)增發1000元,最多增發15000元。
(三)江蘇省的情況會特殊一些,按照生前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數量發放。
自2023年1月1日起,一次性撫恤金的發放標準為:
1、供養1人的,按計發基數乘以6發放;
2、供養2人的,按計發基數乘以9發放;
3、供養3人及以上的,按計發基數乘以12發放。
而計發基數是: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五市3100元;南通、揚州、泰州三市2850元;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宿遷五市2500元。
如果一位蘇州的企業職工因病死亡,他生前供養3位直系親屬,那么,一次性撫恤金是3100×12=37200元。
綜上所述,目前公務員的撫恤金會高于事業編,而事業編會高于企業職工。
不過,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并軌,企業職工的一次性撫恤金標準將會逐漸提高。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