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新個稅計算 *** 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新個稅計算 *** 是年度累計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2023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 *** 如下:
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數;
2、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那么稅率為3%,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6000-144000元的,那么稅率為10%;
3、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44000-300000元的,那么稅率為20%;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0-420000元的,那么稅率為25%;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420000-660000元的,那么稅率為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
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后,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一、新 個人所得稅 如何計算 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 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稅免征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 *** 繳稅=全月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3、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4、舉例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數—3500)×3%—0=個人應 繳納所得稅 金額數。二、 個人所得稅計算 ***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月薪金收入總額(包括加班費等)-3500-個人支付的社保和公積金費用全月應納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終獎金應納稅額年度獎金的個人所得稅適用的稅率:年終獎金總額/12后再對應適用稅率年終獎應納稅額=年終獎金總額×年終獎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示例:新稅制如某員工2023年1月工資收入5000元,并同時獲發2011年度年終獎總額10000元。該員工2023年1月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當月工資收入的個人所得稅=[5000-3500-5000×10%(個人社保部分)-5000*5%( 個人住房公積金 部分)]×3%-0(速算扣除數)=22.5元。該員工年度獎金的個人所得稅適用的稅率:10000÷12=833.33元,其相對應的適用稅率是3%,速算扣除數為0。該 員工年終獎 金應納個人所得稅為:10000×3%-0=300元。新稅制下,總納稅額:2023年1月共應納個人所得稅22.5+300=322.5元。三、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更高一級為45%,更低一級為3%,共7級。 2. 個體工商戶 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更低一級為5%,更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 *** 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2023年新個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 *** 如下:
1、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2、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3、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 *** 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起征點。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法修稿后,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調到了5000。并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若未能及時關注、修改,可能會對明年繼續享受政策帶來一定影響。比如若任職受雇單位發生變化而未更新,新的任職受雇單位將無法獲取相關信息并據以辦理扣除,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條件發生變化而不修改、仍按原條件在明年繼續享受,還可能影響納稅信用。
個人所得稅關系每一位自然人納稅人的切身利益。2023年,我國首次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順利實施,個稅改革尤其是首次個稅年度匯算,進一步發揮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個稅APP開始確認2023年專項附加扣除
一、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工資稅=應納稅所得額乘工資稅稅率
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個人所得稅稅率標準:
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標準(居民個人所得綜合所得,每一納稅年度收入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1級:不超過3.6萬元的,3%
2級:超過3.6萬元至14.4萬元的部分,10%
3級:超過14.4萬元至30萬元的部分,20%
4級:超過30萬元至42萬元的部分,25%
5級:超過42萬元至66萬元的部分,30%
6級:超過66萬元至96萬元的部分,35%
7級:超過96萬元的部分,45%
二、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 *** 所得;
(九)偶然所得。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
1、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分級計算稅率);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額-準予扣除額;
3、準予扣除額=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人所得稅
新個人所得稅(以下簡稱,新個稅),是將原來的分類所得稅變成了綜合所得稅,綜合所得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之和,在進行計算時應該將這四項的收入加在一起,公式為: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使用權。然后用月工資總額減去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這5000元是免征額。月工資不到5000元不用交個稅。然后再扣除一些專項扣除項目,也就是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這幾項有一部分是由公司繳納的,剩余的部分需要從工資里扣除。
新個稅5000起征點稅率表
1、繳納社保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于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2、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0-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3、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000元-1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210;
4、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12000元-25000元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1410;
5、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25000元-35000元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2660;
6、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35000元-55000元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4410;
7、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間在55000元-80000元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7160;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