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湛江市民政局發布《湛江市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和《湛江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可出具證明事項清單》。
該兩份清單是經湛江市人民政府同意,湛江市民政局聯合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湛江市公安局、湛江市司法局、湛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湛江市衛生健康局和湛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六部門出臺,旨在改進和規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持續為基層減負賦能。
清單中
對村(居)委會
可以幫大家出具哪些證明
不適宜出具哪些證明
都作出了明確指引
如下
?
湛江市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
序號
證明名稱
辦事途徑
1
親屬關系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或由居民據實提供居民戶口簿、結婚證、《出生醫學證明》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的由相關部門予以補辦;曾經同戶人員間的親屬關系,歷史戶籍檔案等能夠反映,需要開具證明的,公安派出所在核實后應當出具(不動產登記情況、公證辦理情況除外)
2
居民身份信息證明
(戶籍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公安部門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或由居民據實提供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出入境證件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的由相關部門予以補辦
3
戶口登記項目內容
變更申請證明
居民直接向公安部門申請辦理姓名、性別、民族成份、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號碼等5項戶口登記項目內容變更,無須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供前置證明材料
4
居民養犬證明
養犬居民應當自行征求利害關系人的同意,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按法律規定自主進行調查核實
5
無犯罪記錄證明
根據相關規定,國家正在逐步健全完善犯罪記錄制度,人民法院負責依照規定向公安機關送達生效的刑事裁判文書,公安部門、國家安全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分別負責受理、審核和處理有關犯罪記錄的查詢申請
6
社區戒毒、
社區康復人員情況證明(表現證明)
由街道(鄉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機構出具
7
人員失蹤證明
利害關系人直接向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基層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人員失蹤
8
婚姻狀況證明
(婚姻關系證明、
分居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民政部門、人民法院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或由居民據實提供結婚證、離婚證、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書或離婚證明書、配偶死亡證明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的由相關部門予以補辦(婚姻登記檔案丟失、收養情況除外)
9
出生證明
根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公安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公安廳關于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辦法>的通知》(粵衛規〔2023〕2號)要求,提供相關的資料辦理
10
健在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衛生健康部門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
11
死亡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衛生健康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法院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負責救治或正常死亡調查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未經救治的非正常死亡證明由公安部門出具,失蹤人員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死亡
12
疾病狀況證明(急診證明、意外傷害證明)
疾病狀況證明(急診證明)由具備醫學鑒定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意外傷害證明由當事人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保險公司提供就醫記錄等材料
13
殘疾狀況證明
由戶籍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機構和殘聯指定的具備評殘資格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相關證明
14
婚育狀況證明
(生育狀況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衛生健康部門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居民戶口簿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收養情況除外)
15
居民就業狀況證明
居民實際持有能證明失業身份的,如終止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停業證明等,由居民自行提供;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由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在其申領的《就業創業證》上予以注明
16
居民個人檔案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居民個人檔案保管單位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應當提供真實、合法、充分的有關證明材料(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17
居民財產證明(經濟狀況證明、收入證明、償還能力證明、房產證明、銀行存款證明、投資情況證明、車輛所有權證明等)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按照法定程序與權限,通過與財政、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房地產管理、自然資源、銀保監、證監、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信息共享或個案查詢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應當據實提供不動產權屬證書、銀行存款憑證、有價證券、保險合同、車輛行駛證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法律援助情況除外)
18
遺產繼承權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通過與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信息共享的方式進行核對;居民應當據實提供結婚證、離婚證、居民戶口簿、《出生醫學證明》等予以證明,證件材料遺失應當及時通過相關部門補辦;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諧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9
市場主體住所證明(經營場所證明、同意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證明、社區經營性用房無擾民證明)
申請人應當提供經營場所的不動產權屬證明文件、有效租賃合同等;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申請人應當自行征求利害關系人的同意,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未取得房屋產權證明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其派出機構、各類經濟功能區管委會等部門、單位出具相關證明
20
證件遺失證明
居民遺失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出入境證件、結婚證、離婚證、老年人優待證、殘疾人證、殘疾軍人證、車輛行駛證、《出生醫學證明》、《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學歷學位證書等證件、證明材料,以及銀行卡、存折、保險合同、郵政匯款單、郵政包裹單、電卡、天然氣卡等商業憑證,應當向業務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辦單位申請補發,無須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提供前置證明材料
21
同一地址證明
由相關職能部門證明
22
同屬一人證明
通過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人事檔案等證明
23
公民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經濟困難證明
由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自行提交經濟困難申報材料,并對申報材料的實質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對申請人提交的經濟困難申報材料,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查證核實的,由法律援助機構進行查證核實,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配合
24
退役軍人身份審核證明
該證明事項已被列入《50項在全省范圍取消的證明事項目錄(粵機編辦發〔2023〕34號)》中,申請人只需向證明索要單位提供退伍軍人證明書,或者退伍軍人登記表(存于個人檔案)
25
姓名更改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公安部門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申請人可自行向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辦理申請,并提供居民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
26
婚姻狀況證明(未婚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民政部門、人民法院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申請人可持居民身份證、戶口本到當地民政部門進行申請辦理,證明自出具之日起6個月有效。自2023年9月15日起,除對涉臺公證事項和哈薩克斯坦等9個國家的公證事項仍可繼續出具證明,以保障大陸居民及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外,各地民政部門不再出具未婚證明
27
家庭成員人數證明
居民辦事事項涉及的相關部門可通過與公安部門信息共享方式進行核對
?
湛江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可出具證明類事項清單
序號
證明名稱
用途
依據
需要單位
1
合法穩定住所證明(限于集體土地)
用于農村集體土地戶口遷移、分立戶等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涉及農村集體經濟成員利益
公安機關
2
居住證明
用于辦理居住證、遷移戶口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
公安機關
3
親屬關系證明
(限于公證辦理)
辦理繼承公證、民事法律行為類公證、有法律意義的事實類公證
中國公證協會《辦理繼承公證的指導意見》第二條;本條所稱“親屬關系證明”是指基層人民政府出具的證明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具有親屬關系的證明
公證處
4
居住地證明
核實服刑人員居住地以及在本地的連續居住時間,協助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矯正調查評估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
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受委托的司法所
5
訴訟代理人身份證明
社區推薦公民擔任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應當提供該當事人屬于該社區的證明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
6
監護關系證明
在訴訟中證明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組織與未成年人及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或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形成的監護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八條、三十一條、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
人民法院
7
兒童父母失聯情況認定證明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申請
《關于進一步做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民發〔2023〕125號)“二、精準認定失聯情形中對因不具備查詢條件導致公安部門難以接警處置查找的,可采取“個人承諾+鄰里證明+村(居)證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查驗+縣級民政部門確認”的方式,形成《兒童父母失聯情況認定表》進行認定。”
民政局
8
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證明、收養人婚姻狀況證明、收養人生育情況或有無子女證明、收養人撫養教育被收養人能力證明
收養登記
《民政部關于規范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和社會散居孤兒收養工作的意見》(民發〔2023〕206號)中規定: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證明是指生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村(居)委會根據下列證件、證明材料之一出具的能夠確定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相關證明:(1)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重特大疾病證明;(2)縣級殘疾人聯合會出具的重度殘疾證明;(3)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死刑的判決書;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五條(二)規定由收養人所在單位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出具的本人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和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等情況的證明?!睹裾筷P于規范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和社會散居孤兒收養工作的意見》(民發〔2023〕206號)中“三、嚴格規范送養材料的相關規定?!?/p>
民政局
注: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為方便群眾辦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即村(居)委會)根據《廣東省村(居)民委員會工作職責事項指導目錄》所規定職責事項范圍內,若可以如實掌握情況,則可出具相關證明。
來源:湛江市民政局 南方+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