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四類養老金融產品分別具有哪些特點?
應該如何區分和選擇?
其中,養老理財產品的收益如何,是否值得購買?
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理財產品?
提問 :
普益標準研究員孫圣欽 :
個人養老儲蓄存款是較為傳統的國民養老金融工具,其過去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是收益相對較高,二是穩定性強。但是,隨著國內經濟增長“調速換擋”,存款利率所錨定的實際利率逐漸趨低,以及4月份以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建立,目前個人養老儲蓄存款的優勢正逐漸消退。
養老理財產品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總體而言,具備三個優勢:一是具備穩健性,適合風險偏好低的群體;二是具備普惠性,門檻低且費率優惠;三是兼顧儲蓄性和流動性,既能滿足投資者長期儲蓄需求,也可以在應急時提前支取。
養老保險的發行主體是保險公司,其投資周期較養老理財和基金更長,起投門檻分化,整體較養老理財高。從存續規模看,養老保險產品較為成熟,養老保險的保費收入量級已達萬億;投資收益率來看,專屬養老保險產品收益率在5.3%左右。
養老基金的發行主體是基金公司。從投資方向上看,養老基金通過投資基金產品實現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資產,穿透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高于養老理財產品,因此其風險水平高于養老理財產品;從投資收益率看,養老基金的收益波動較大,截至10月底,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在-16%到16%之間。
提問 :
2023年9月至今,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已有一周年的時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養老理財產品表現如何,值得購買嗎?
普益標準研究員董翠華 :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9日,10機構(含貝萊德建信理財)共計發行養老理財產品49只(不含子份額),除正在發行中的興銀理財的1只產品外,48只產品的初始募集規模合計高達949.01億元。
從產品的收益情況來看,所有養老理財產品2023年三季度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48%,高于市場平均水平0.35個百分點。但由于四季度以來股市震蕩,截至目前,四季度養老理財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明顯下滑,僅為2.55%,已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可見,目前養老理財產品在市場行情整體平穩時的收益有明顯的優勢,但部分產品在應對市場行情波動時的收益穩定性有所欠缺。
提問 :
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理財產品呢?您有什么建議?
普益標準研究員霍怡靜 :
養老理財產品符合長期養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點,與一般理財產品相比,養老理財產品普遍具備低風險性、投資期限較長、業績比較基準相對較高等特點,但產品實際收益表現并不一定與其業績比較基準完全相符。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養老理財產品時,應當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具體而言,需要明確自身養老投資需求、未來資金情況、風險偏好等因素,重點關注產品的風險、收益和流動性等,不要盲目跟風,同時也要避免僅關注產品收益水平。
我要提問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張冰潔 編輯:楊晶貽 云陽 余嘉欣 校對:云陽 郵箱:fnweb@126.com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