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離婚,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沒有親身經歷過,那么你永遠不會明白離婚到底意味著什么。
為此,我利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發動可發動的所有關系尋找到了一些離婚的人,通過聊天的形式來了解她們的真實想法。
當然,大多數人對于我的接近也都表現出反抗,甚至遭到謾罵,畢竟離婚并不是多么光彩的事情,但最終還是有一些人做到了坦誠相待。
下面我從3位不同年齡段女性的觀點出發,簡述一下她們婚姻的過程以及離婚后的感受,也許其中和你的觀點不謀而合。
沖破牢籠,睜開枷鎖,放飛自我
都說婚姻是女人的避風港,實不知避風港也只能避避小風頭,遇到大風大浪一樣遍體鱗傷,搞不好避風港本身比外面更加危險。
李姐是70后,他與丈夫,現在可以說是前夫結婚26年,兩人有一個女兒,前兩年已經大學畢業,留在大城市工作。
在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的夫妻都不是自由戀愛,到了結婚的年齡,家人或親戚就會相互介紹,只要覺得合適,基本上很快就會結婚,李姐和前夫就是其中的代表。
70后雖然經歷了“改革開放”,但生活確實得到了改革,思想卻并沒有開放。
李姐和前夫都是老實本分的人,乖乖地接受了家里安排的相親。李姐覺得前夫是個穩重的人,雖然不善言辭,可行為中透漏著誠懇;前夫覺得李姐是個賢惠的人,雖然人不夠漂亮,但說話溫柔持重,像是會過日子的人,所以很快就步入了婚姻。
結婚之初,兩人雖然不是很了解,好在相敬如賓,在外人看來也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
婚后不久,兩人一起在老家做起了小買賣,尋了個門頭,開啟了五金土雜店,賣寫螺絲釘、電燈電線等日常五金用品。雖然賺得不多, 日子過得也算有滋有味,兩人都很知足。
一年后,女兒降生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隨著女兒的到來泛起了一絲波瀾。
重男輕女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美德”,在那個計劃生育的年代,誰家生了一個女兒,那意味著誰家的香火就要斷了,這在農村可是大事。
自從女兒出生,家里公公婆婆對生活就沒了指望,坐月子期間不聞不問,老兩口背地里說李姐沒用。就連前夫對李姐也沒了以前的那種熱乎勁,說話冷嘲熱諷夾槍帶棒,久而久之兩人原本就不牢固的感情慢慢有了危機。
隨著房地產慢慢興起,五金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店面也從小門頭擴大成了三層小樓,前夫從一個店老板慢慢變成了公司老總。
李姐發現前夫養成了很多壞習慣,也有可能是暴露了他的本性,不僅開始抽煙喝酒,還學會打牌賭博,甚至經常去夜總會。被李姐發現,他就會說是為了生意,為了這個家。如果再繼續追問,很可能會遭到一頓謾罵,甚至有時候干脆話不多說就拳腳相加。
她曾想過離婚,只不過這總念頭再腦海中一閃而過。一方面離婚這事在她看來是件丟人的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孩子著想,她不想孩子這么小就失去父親或者母親,更不想她有繼父或者繼母。
后來李姐也想開了,干脆就不管了,前夫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管與不管沒啥區別。
這人呀,一旦沒了拘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出什么事。女兒高中的時候,前夫出軌了,和公司的一位小業務員搞在了一起。更可笑的是,這件事是女兒先知道的,算是丟人丟到家了。
女兒很懂事,雖然只有十幾歲,但她還是勸李姐離婚,表示自己堅決跟著母親生活。
李姐動搖過,可女兒正是需要父愛母愛和家庭溫暖的時候,高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年紀,這個時候離婚并不可取。隨即向女兒表示,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管,只需努力準備高考就好了。
示意圖
后來女兒考上了大學,也算了卻了一樁心事,李姐向前夫提出了離婚。
那會兒前夫和外面的女人鬧掰了,女人要了一部分錢作為分手費,之后離開了公司,所以前夫心情很郁悶。李姐向他提離婚,他非但不答應,還把一切的怒火都發泄在了李姐的身上。說李姐毀了她一輩子,經常又打又罵,又哭又鬧。
李姐很無奈,明明是前夫拋棄了自己,現在卻成了自己毀了他一輩子,這倒打一耙的本事真是令人佩服。
前幾年女兒大學畢業了,在大城市找了份工作,租了套房子把李姐也接了過去,說是反正在家里也沒事,過去陪陪她,也享享福。
兩個月前,李姐在女兒的勸說下向法院提出了離婚申請。法院經過兩個月的調節和審理,期間女兒作證父母早就感情破裂,父親有家暴的傾向,并且兩人分居早就超過兩年,最終判兩人解除婚姻關系。
離婚后,用李姐的原話說就是,“真后悔沒有早些離婚,他耽誤了我一輩子,現在我終于解脫了。”
看得出,離婚后的心情是放松的、愉悅的、對未來充滿期望的,好似脫去了枷鎖重獲自由一般。
李誕在《奇葩說》中有這么一個觀點:
婚姻是一個殼,婚姻要保護我們,而不是我們保護婚姻。
對于李誕的觀點我是表示支持的。
兩個人在一起,遲早都要有一個歸宿,而這個歸宿就是婚姻,就是這層殼。這層殼隔絕了內外,就像我們在狂風暴雨時走進了一所房子,這所房子替我們遮擋狂風、抵御暴雨,但前提是房子內部能帶給我們溫暖舒心。如果房子本身破爛不堪,甚至內部讓人窒息,難道待在里面等死嗎?
如果那樣的話,說明這所房子已經不適合我們去維護,也就是這層殼已經不適合我們了。
李姐說是前夫耽誤了她一輩子,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其根本原因卻是自己沒有勇氣沖破這層殼。雖然她早就知道這層殼外面的世界豐富多彩,但她沒有選擇勇敢而是硬撐著退縮,最終才在后悔中度過了她所謂的一輩子。
不過結果是好的,雖然那一輩子耽誤了,但離婚后的她還有另一個一輩子等著她。
所以,我們要奉勸那些在婚姻里受折磨的人勇敢一點,走出陰霾的第一步就是站在光里。
既然不能同頻,那么干脆陌路
老話說得好,貧賤夫妻百事哀。從古至今,婚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大多和經濟情況息息相關,而欲望又決定了是富有還是貧窮。
瑞蘭和海文結婚整10年,他們是大學同學,也是典型的80后戀愛方式,大學談了兩年戀愛,畢業后瑞蘭跟隨海文回到家鄉開始工作。兩年后,瑞蘭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條件并不優秀的海文,并堅信只要努力打拼,肯定會有好的收獲。
80后是第一批面對結婚必須買房這個硬性條件的一代人,無奈的是自身經濟狀況并不理想,在雙方父母的幫助下勉強貸款買了一套二手的兩居室。在小兩口看來,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比任何事都重要,即便面積不大,即便身上背起了沉重的貸款。
前幾年的生活也算幸福美滿,由于兩人都覺得事業比較重要,所以沒要孩子。雖然生活比較拮據,但兩人都在為以后的日子相互幫扶相互努力,想著以后能慢慢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瑞蘭說:80后是媽寶男最高產的一代。
因為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一個孩子身上,不僅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更養成了聽媽媽的話,做個好孩子的觀念。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嬌生慣養,遇到事情總愛找理由,不能承受太大的壓力,尤其是對父母言聽計從,表面上看是孝順,其實是沒主見。
海文就是個媽寶男,隨著女兒的降生,海文的缺點暴漏的越來越多。
女兒出生后,家里的開銷突然間增加了很多,孩子吃喝拉撒所需要的東西本身就貴,而瑞蘭更是從不將就,想著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孩子最好的。
后來上學了,幼兒園的學費近乎肉眼可見的速度往上漲,各種補習班應接不暇,而他們倆工資的上漲速度卻連物價上漲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瑞蘭急了,為了確保女兒不掉隊,便開始逼著自己和海文提升能力,努力工作,為女兒提供盡可能好的教育。
起初,海文對瑞蘭的話還能聽得進去,利用業余時間看看專業書籍,聽聽專業課程,可幾年時間過去了沒有任何起色。因為他發現這個世界太卷了,你努力的時候別人也在努力,而且總有那么多的人比自己更努力。
海文拼不過了,他不想過那種天天在高壓線下緊迫的生活,面對瑞蘭的督促變得不耐煩,甚至有時兩人還會吵上幾句,只要鬧了別扭,海文總會回老家找父母傾訴。
公公婆婆是那種容易滿足的人,他們認為人的欲望永無止境,所以總是知足常樂,覺得吃不上大魚大肉,頓頓粗茶淡飯也挺不錯。
受他們的影響,海文也變得不思進取,有時面對瑞蘭的追問和督促置之不理,急了就會反問:難道我還不夠努力嗎?隨后拿起手機坐在馬桶上玩游戲。
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朋友圈的同學親戚,每天都曬著豐富多彩的照片,瑞蘭覺得自己的日子一塌糊涂。她開始暴躁,開始敏感,開始覺得海文哪哪都不順眼,她和海文之間也頻繁爆發沖突。
其實海文有個好處,不管瑞蘭怎么鬧,第二天總會忘得一干二凈,該什么樣還是什么樣,沒有任何改變。對此,瑞蘭總會說他爛泥扶不上墻。
事情的進一步激化在去年年底,海文不知抽了那陣子發,突然間想要二胎,而且最好是個兒子。瑞蘭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而且毫無商量的余地,原因是她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一地雞毛,如果再有一個孩子出生,日子肯定沒法過了。
對于瑞蘭的拒絕海文表示不理解,他不認為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他也不認為再生一個孩子有多么不可思議。連國家都倡導生二胎三胎了,自己只想要個兒子傳宗接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所以,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總是有事無事要求生二胎,弄得瑞蘭心煩意亂。
瑞蘭大體猜出了出主意的人肯定是公婆,所以驅車到老家和公婆大吵了一架,說公婆不幫襯就算了,卻在日子艱難的時候出這樣的餿主意,弄得兩位老人一時下不來臺。
瑞蘭沒想到,一向軟弱的海文竟然為此大動肝火,最終和她提出了離婚,而且態度非常堅決。
無論日子過得如何,瑞蘭從沒想過離婚,退一萬步講,如果真的離婚也是她主動提出,沒想到最后竟是從丈夫的口中說出了那兩個字,更更想到的是,兩人十幾年的感情,在海文眼里遠不如父母重要。
離婚就離婚,為了爭奪女兒的撫養權,瑞蘭主動放棄了全部家產,只拿了屬于自己的隨身物品,十幾年的感情就此結束。
瑞蘭說:“從沒想過我的婚姻如此短暫,也沒想過我倆的感情到此為止,其實他對我挺好的,只不過在對未來的規劃上有了些分歧,希望他以后過的好一些吧!”
看得出,瑞蘭還是很愛海文的,雖然離婚了,但她并沒有記恨海文,并且希望海文過得好一些,可能是對這段婚姻還有些留戀吧。
你能吃幾個饃,取決于你的飯量如何。
生活就是這樣,不是去追求最好的,而是去選擇最適合的,如果這山望著那山高,永遠都得不到滿足。
婚姻的基礎是雙方同頻共振、齊頭并進,當你發現跟不她的步伐,那么請你努力一點跟上去;當妳發現他的步伐有些慢,那么你可以適當放緩前進的腳步,或者回頭拉他一把。
即便駐足不前,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可能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
愛情是兩個人的,婚姻是一群人的
兩人在一起偷偷摸摸,那是愛情;兩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那是婚姻。
愛情是自私的,它只屬于兩個人,但婚姻是公開的,它屬于許多人。婚姻并不是簡單的兩人在一起過日子,而是兩個大家庭相互融合。
云慧是外地人,具體是哪里人她并沒有說明。2023年,她通過網絡聊天結識了顧超,兩人興趣相投有很多的共同語言,一來二去就開始了戀愛,也就是俗稱的網戀。那時的云慧22歲,顧超23歲,90后的中堅力量。
很早之前就流行一句網絡用語,叫做“見光死”。意思是說,在網絡中兩人卿卿我我,一旦到了線下見面,那么彼此之間的第一印象都不會太好,在一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是因為整天沉醉于虛擬社會中,都把彼此想象地太過完美,真正接觸后才發現,長相、身高、脾氣和學問都嚴重不符。
云慧和顧超其實也經歷了“見光死”的局面,他們在顧超老家的火車站尷尬了老一陣子,雖然彼此都覺得對方與想象中的反差太大,但他們卻選擇了繼續相處,只因云慧一句“沒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感情。”
果然,經過短暫的相處,兩人互相發現了彼此的優點,早就忘卻了那個理想中完美的對方,并決定將這段感情繼續經營下去。
網戀在外人看來總是不靠譜的,所以無論是云慧的家人,還是顧超的家人,都在極力反對著這門親事,但他們并不在意。
2023年,云慧辭去了老家的工作,不顧家人的反對只身來到顧超所在的小縣城,背著家人開始了同居生活。
不到半年時間,云慧懷孕了,本著負責人的態度,顧超告訴了父母,并希望能夠盡快和云慧結婚。結果可想而知,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好在父母也并不是不明事理,最終點頭同意了。
云慧的父母則傷透了心,從沒想過自己的孩子竟然如此忤逆,不僅一意孤行還搞得懷了孕。雖然覺得臉上無光,生米煮成了熟飯,不答應也沒辦法。
婚禮非常簡單,連首飾都沒有,省卻了一切繁文縟節,只說是為了云慧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在線程買了一套小房子作為婚房。
對于婆家的態度娘家人心里很不舒服,雖然為了孩子都在強忍著怒氣,但尷尬的氣氛連主持人都緊張地出了汗。最終,在新娘改口的環節爆發了沖突。
改口費只給了800塊,這在娘家人看來就是侮辱人,不是婆家小氣就是看不起娘家,這樣的氣娘家人受不了。當著眾人的面,云慧的母親在舞臺上打開了紅包,將那800塊灑落一地。婆家人認為丟了面子,隨后向前理論,你推我搡,最終在一篇混亂中結束了婚禮。
婚禮就像一場鬧劇,自此之后,婆家人和娘家人算是結下了梁子,從不再往來。就連坐月子,婆家人也是只出現了一次,隨后花錢請了個月嫂了事。婆家更是象征性地給了些錢,沒有露面。
隨后的日子并不如意,云慧在婆家受了委屈就折磨顧超,顧超在娘家受了怠慢就拿云慧撒氣,一來二去兩人的感情走到了盡頭,并最終在孩子不到2歲的時候離了婚。
云慧說她后悔了,后悔的不是離婚,而是后悔當初不聽父母的話,一意孤行。現在對顧超沒啥感情可言,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如何是好。她想要孩子,但理智告訴她不能要孩子,因為雖然自己還年輕,但帶著孩子必定很難找到更好的歸宿。她雖然離了婚,還是留在這里沒走,一方面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另一方面也想多陪陪孩子。
但是最近她已經有了離開的打算,她看到曾經的公婆把孩子照顧得很好也就放心了,她還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等著她,也只能跟孩子說聲“對不起”了。
在電視劇《我們倆的婚姻》里有這么一句臺詞:
婚姻和愛情不一樣,愛情只有兩個人,一個世界,可婚姻有好多人,整個世界。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僅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顯示的婚姻。
云慧和顧超兩人贏得了愛情,卻輸了婚姻,因為他們片面的將愛情和婚姻畫上了等號。其實,愛情里面只包含愛情,但婚姻里面不僅包含愛情,還包羅萬象;婚姻不是單純的你儂我儂,還要學會經營,而婚姻里面出現的每個人和每件事,都是需要經營的對象。
在溫格朱莉的書《幸福婚姻法則》里面有兩句話非常經典:
1.愛情是把兩個人拴在一起,婚姻是把一群人拴在一起。
2.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兩百次離婚的念頭和五十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決定嫁給一個人,只需一時的勇氣;守護一場婚姻,卻需要一輩子的傾盡全力。因為,從一開始,愛情就是一件浪漫的事,而婚姻,卻是一件莊嚴的事。
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于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堅強,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婚姻需要相互的攙扶,不要丟下誰一個人去獨自前行,沒有了彼此的關愛,誰也挺不過沙漠的風暴。愛情需要兩個人的經營,不要自私到獨自喝完了共同的甘露,沒有誰能忍受一直艱苦跋涉而沒糧沒水的旅行。
在這里,我不是勸誰去離婚,更不是建議誰困獸牢籠,我只想說:無論你是誰,無論你經歷著什么,希望你都有堅持下去的決心,可沖破牢籠的勇氣。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