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行政策,關于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各地都沒有強制實施,都是由農民自己決定是否參加,以及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來決定選擇什么標準進行繳納。
農民能否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退休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否滿足最低繳納年限15年;
第二,想要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還需要滿足年齡條件60歲;
其次,農民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的高低,影響因素有三個方面。
第一,農民辦理退休時的戶籍所在地,目前全國31個地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標準都不相同,最高的上海可以達到1300元/月,而最低的黑龍江僅有93元/月。
第二,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的高低,這個主要有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決定。
第三,農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年限越長,辦理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
不管是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居民養老保險,退休人員想要領取更高的養老待遇,那么都是要遵循養老保險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原則。
雖然說職工養老待遇普遍要高于居民養老待遇,但是全國各地區職工養老保險每個月的繳費,基本上都超過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年的最低繳費標準。
因此對于經濟條件較好的個人來說,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的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退休時的養老待遇勢必高于城鄉居民養老待遇。
農民達到60歲辦理退休時,想要每個月領取1000元及以上的養老金,在不考慮全國各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情況下,如果僅僅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5年,那么一共需要繳納1000乘139等于139000元,折合每年需要繳納約9267元。
目前絕大多數地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標準也就在5000元上下,另外每年僅僅繳納養老保險就達到9267元,對于絕大多數的農民來說經濟壓力巨大,顯然不太可能。
對于在農村的老百姓來說,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顯然行不通,但是可以通過長繳費來提高退休后的養老待遇。
比如說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15年,延長至40年,如果說仍舊按照退休后養老金1000元進行計算,那么折合每年需要繳納3475元。
目前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高的地區是上海1300元/月,如果按照上述標準繳費,那么60歲辦理退休時,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2300元/月。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排名第二的地區是北京887元/月,如果按照上述標準繳費,那么60歲辦理退休時,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1887元/月。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排名第三的地區是天津307元/月,如果按照上述標準繳費,那么60歲辦理退休時,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1307元/月。
其他的地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基本維持在100至200元之間,以黑龍江省為例,如果當地農民每年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457元及以上,逐年繳費40年,那么退休時每月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1100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逐年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除了個人繳費,還能享受對應的政府補貼,繳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也是直接計入個人養老金賬戶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什么疑問,歡迎留言評論,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