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越少越好嗎?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套內面積
簡單來說,公攤就是不屬于你,卻還得掏錢的面積,因此大部分人認為公攤越小越好。
公攤面積就是指保障業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建筑面積,如水電煤暖的設備間,電梯、大堂、警衛房等。
多層(6—7層)的住房,得房率會相對高一些,一般的得房率是在85%——90%之間(得房率=套內面積/銷售面積)
7至15層帶電梯的小高層,得房率會相對而言稍微低一些,因為多了一個電梯,一般得房率在78%~85%之間,因為多了電梯井,可能還包含一樓的大堂、保安亭等等,但是,相對于公攤少的,它的公攤面積更完善,相對的配套建設也更完善,居住環境也相對舒適。
如果超過15樓,15至30層的中高層往往帶有多個電梯間,得房率就更低了,可能只有73%~80%。
別墅類型,公攤極少,得房率普遍達到92%以上。
如果公攤率和公攤系數分不清楚,可以在看房時關注得房率(點擊閱讀:買房子,得房率重要嗎?),得房率就是使用面積在建筑面積中的占比,也就是公攤率的反比。
公攤其實也不見得越低越好,畢竟公攤多,公共空間也會大很多。公攤合適,生活才舒適。
你家房子攤了多少?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