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法發(fā)規(guī)則原則是什么
國家賠償法發(fā)規(guī)則原則是:
違法原則。
國家賠償歸責原則是指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和標準,即以何種標準判斷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違法原則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違反歸責法律造成他人權益損害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即以行為違法為歸責標準,而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
二、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所應具備的條件,其在國家賠償制度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主要有以下四項條件:
1、主體要件主體要件是指國家對何人的行為承擔責任。
國家只對一定范圍內主體的侵權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一是國家機關,包括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
二是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屬于接受國家的委托執(zhí)行職務,因此,其行為的效果歸屬于所在機關或國家。
2、侵權行為要件侵權行為要件主要解決的是哪些行為可以引起國家賠償責任。
國家賠償的侵權行為要件是違法行使職權,具體包含兩項內容:
(1)致害行為必須是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
至于國家機關的民事行為以及其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2)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必須違法。
3、損害結果要件損害是指對受害人的合法權益造成的不利后果,賠償是針對損害而言,無損害即無賠償,國家賠償也不例外。
但國家賠償所言的損害還必須具有某種性質,只有具備某種性質的損害才引起國家賠償:
(1)損害必須具有現實性和確定性,即損害之事實必須是已經發(fā)生的、確實存在的事實,將來可能發(fā)生的損害國家不予賠償;
(2)損害必須是針對合法權益而言,違法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不引起國家賠償責任。
如沒收違法所得,盡管沒收行為可能違法,但由于是違法所得,國家不予賠償。
4、因果關系要件因果關系要件即損害結果必須為違法執(zhí)行職務行為所造成,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國家才對其承擔賠償責任。
因果關系要件所要解決的是損害結果由哪種行為所造成,以初步明確行為主體承擔賠償責任的可能。
因果關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國家賠償領域必須注意其特殊性,民法上的因果關系講究直接因果關系,在國家賠償上則應注意其法律上的聯系。
國家對于由于自己工作上的或者偵查中的失誤導致當事人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身心傷害的情況,是會給予一定的賠償的,需要當事人遞交申請國家賠償的申請書詳細闡述相關內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是有一定的時間期限的,必須在兩年之內提出身申請否則視為放棄。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通過運用法律知識或者是相關專業(yè)人員的幫助來解決,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上述的文章內容中已經對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的話,可以查看本網站的其他法律知識內容,也可以咨詢本站律師為您解答。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