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罪,就是故意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還有民主權利的一種類型的犯罪,行為人實施行為的時候是故意的。故意傷害罪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故意傷害罪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1、要有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的方式,既可以表現為積極的作為,亦可以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
前者如拳打腳踢、刀砍槍擊、棒打石砸、火燒水燙等;后者則如負有保護幼兒責任的保姆不負責任,見幼兒拿刀往身上亂戳仍然不管,結果幼兒將自己眼睛刺瞎的行為,就可構成本罪。
既可以由自己實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實施,還可以利用馴養的動物如毒蛇、狼犬等實施。
既可以針對人身的外表,造成外部組織的殘缺或容貌的毀壞,又可以針對人體的內部,造成內部組織、器官的破壞,妨礙其正常的功能活動。
總之,無論是直接由本人實施還是間接實施,亦無論是針對何種部位,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造成他人的人身健康傷害,即可構成本罪。
2、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
如果某種致傷行為為法律所允許,就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正當防衛造成傷害而未過當的,醫生對病人截肢治病等。
經被害人同意的傷害,是否合法,要做具體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為了達到危害社會的目的,這種同意不能排除傷害行為的非法性;如果這種同意是為了有益于社會的目的、則可以排除他人傷害行為的非法性。對于具有激烈對抗性體育運動項目中發生的傷害行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應作具體分析。
如果這種致傷動作本身為該項運動項目的規則所允許,這種傷害一般不能認為具有刑法上的非法性。如在足球比賽時,依據“合理沖撞規則”所實施而引起傷害的動作,一般不認為是傷害罪:如果比賽中動作粗魯,明顯違反規則要求,具有傷害他人身體故意的,也應按故意傷害罪論處。
故意傷害罪的犯罪類型屬于故意的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包括人身權益還有民主權利,故意傷害如果達到了嚴重的情形,依法可以對行為人處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還有個類似的就是故意殺人罪,在性質上要比故意傷害惡劣的多。
對于故意傷害罪的定義,很多人容易將其與故意殺人罪弄混淆。但是故意傷害罪的認定,和故意殺人罪的認定標準是有著類似的,一種屬于致人受到非致命傷害,一種是屬于致命傷害。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