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行為可以構成過失犯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失火罪;過失決水罪;過失爆炸罪等。一般來說,當事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均是過失犯罪,但只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才需要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過失罪的認定注意事項是什么?
成立過失犯以行為發生法益侵害結果為條件,除此之外,與故意犯罪一樣,還要求有實行行為與結果回避可能性。
1、實行行為
過失犯的構成要件除結果外,還有實行行為;而實行行為是具有導致結果發生的緊迫危險的行為。在結果發生的情況下,首先要判斷是否具有過失犯的實行行為。不可否認的是,過失犯的實行行為定型比故意犯的實行行為定型要緩和得多,這是因為《刑法》往往并沒有嚴格規定過失犯的實行行為。但不能據此否認實行行為也是過失犯的構成要件要素。例如,村長甲號召農民冒雨搶救糧食,農民乙在搶救糧食過程中遭雷擊身亡。即使甲對結果具有預見可能性,但因為缺乏過失犯的實行行為,并不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2、結果回避可能性
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人雖然對結果具有預見可能性,甚至已經預見,但不可能采取措施避免結果發生,或者雖然采取了避免結果發生的措施,但結果仍然不可避免。
由于結果的回避可能性是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的共通前提,所以,對于這種不可抗力,既不能認定為過失犯罪,也不能認定為故意犯罪。
構成過失犯罪意味著犯罪嫌疑人沒有主動的犯罪的意識出現,而是因為疏于防范導致可以輕易避免的犯罪行為出現的,都屬于是過失犯罪范圍中的內容。雖然是過失犯罪的行為,但因為也是犯罪的行為,因此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但是處罰力度相對較輕。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很多法律問題,所以應該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以免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內容已經對是什么行為可以構成過失犯罪?的問題作出了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疑問的話,可以查看本站的其他普法內容,或者也可以咨詢律師為您解答。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