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犯罪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1、客體要件
侵犯的客體是金融管理秩序和客戶的合法權益。本罪針對金融機構背離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受托客戶財產的行為而設立。由于該行為使客戶的財產陷入極大風險之中,從而動搖社會公眾的投資信念,嚴重損害客戶的合法權益并危害金融管理秩序、妨害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須以刑法制裁。
2、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金融機構違背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的行為。
所謂違背受托義務,是指金融機構違背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定的受托人應盡的法定義務以及違反有關委托合同所約定的有關金融機構應該承擔的具體約定義務。
所謂擅自運用,是指非法動用受托客戶的資金,包括具有歸還意圖的非法使用和不打算歸還的非法占有。
所謂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是指客戶按約定存放在各類金融機構或者委托金融機構經營的資金和資產,含存款、證券交易資金、期貨交易資金以及受托理財業務中的客戶資產、信托業務中的信托財產、證券投資基金等。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金融機構,具體指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
其他金融機構,主要是指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有資格開展投資理財特定業務的信托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投資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該犯罪主體是單位。
4、主觀要件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為了獲取非法利潤。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理財途徑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在接受客戶委托理財的過程中往往會積聚起大量的資產。這些資產一旦擅自使用,可能會給金融機構帶來豐厚收益,但卻使得資產管理活動處于巨大的風險之中,嚴重損害委托人利益,擾亂金融秩序。因此,《刑法》新增了“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這一罪名,以填補刑事立法的漏洞。
二、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與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的區分
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與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主要是犯罪主體的不同。挪用資金罪、挪用公款罪由自然人構成;而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僅限金融機構,個人不能構成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
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屬于結果犯,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這也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情節嚴重”是指由于違背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給委托人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等情形。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臨很多法律問題,所以應該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以免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無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內容已經對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犯罪構成要件是怎樣的的問題作出了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疑問的話,可以查看本站的其他普法內容,或者也可以咨詢律師為您解答。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