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4月25日)是第35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疫苗接種為無數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了“保護傘”。據了解,自我國實施計劃免疫工作至今,兒童免費接種的疫苗品種已經從4種增加到了現階段的11種。我們知道,預防接種是把疫苗接種在健康人的身體內使人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抗體,獲得特異性免疫。那么目前我國兒童預防接種的整體情況如何?除了計劃內疫苗如何巧妙選擇計劃外疫苗?國內疫苗和進口疫苗有什么區別?疫苗是越貴越好嗎?
【問題一】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接種哪些疫苗?
“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癥好,345月百白破,8月麻疹歲乙腦。”這是有人為了方便記憶編出的兒童預防接種的口訣。很多家長可能并不是很清楚,0至6歲的孩子在不同年齡需要接種哪些疫苗?自己孩子接種疫苗的種類齊全了嗎?
兒童從出生到學齡前期,是免疫系統最脆弱的階段,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根據當地的疾病流行情況和經濟條件,為該階段的兒童都制定了不同的免疫規劃策略。
目前我國將疫苗分為兩類:一類疫苗是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免疫規劃疫苗”。外來兒童和本地兒童享有同樣的接種權利,只要沒有禁忌癥,都應該及時給孩子接種。此類疫苗如果不接種,可能會影響寶寶入托、入園、入學。
二類疫苗為公民自費并且知情、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也叫“非免疫規劃疫苗”。 二類疫苗雖然需要自費接種,對于保護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
【問題二】目前我國兒童預防接種的整體情況如何?
目前我國兒童預防接種的整體情況如何?相關問題來聽聽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梁曉峰的介紹。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梁曉峰表示,我國已經多年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近幾年麻疹發病率逐步下降,去年不足千例;乙肝疫苗大量接種,5歲以下兒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已經降到1%以下;我國兒童預防接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是中國公共衛生史上的一件大事。
【問題三】2023年版兒童疫苗接種攻略有哪些變化?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及說明(2023年版)》,與之前的版本相比有哪些變化呢?來了解一下。
【問題四】如何為孩子選擇計劃外疫苗?
前面提到,目前我國將疫苗分為兩類:一類疫苗是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免疫規劃疫苗”;二類疫苗為公民自費并且知情、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也叫“非免疫規劃疫苗”。那么除了計劃內疫苗,如何為寶寶選擇計劃外疫苗?此外,國內疫苗和進口疫苗又有什么區別呢?再來聽聽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梁曉峰的介紹。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梁曉峰表示,正在爭取更多疫苗納入“免費疫苗”范圍;評價疫苗的標準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可負擔性等,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采用統一標準;可根據自身情況結合當地患病風險來選擇二類疫苗。
【問題五】孩子在什么情況下不適合接種疫苗?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打疫苗的次數非常多,那么孩子在什么情況下不適合接種疫苗呢?這些情況包括:
此外,帶孩子接種疫苗還要要注意保持孩子接種部位皮膚清潔,兒童在接種疫苗后需要注意留在接種點觀察30分鐘后再離開;如果孩子有可疑的嚴重異常反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今天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也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詳細了解兒童預防接種的那些事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疫苗接種的“保護傘”下健康成長。
來源: 央視網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