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認罪認罰最好不要簽對嗎
不對,要根據情況來定。
如果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一樣可以取保。
檢察院讓當事人去簽認罪認罰能簽,是有好處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人民檢察院應當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適用緩刑等提出量刑建議。
人民檢察院提出量刑建議前,應當充分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的意見,盡量協商一致。
認罪認罰符合緩刑適用條件的,可以判處緩刑。
二、取保候審的流程
1、取保候審的申請。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2、取保候審的決定。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審的申請書后,應當在7天之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
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人民法院院長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和《執行取保候審通知書》,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交納保證金。
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
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除此之外,司法機關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決定取保候審。
3、取保候審的執行。
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在執行時,應當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取保候審決定書》,并令其簽名或蓋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審期間應當遵守的規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第71條規定的,取保候審期間屆滿以后,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應將保證金退還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證人解除擔保。
取保候審和認罪認罰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但是在確實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認罪認罰是可以依法從寬處理的。
建議在跟律師進行面談協商之后再去簽署這類的文件,如果嫌疑人可能不構成犯罪的,簽了之后律師不好做無罪辯護。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內容,相信已經已經對取保候審認罪認罰最好不要簽對嗎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實踐中我們遇到法律方面的問題時,需要沉著冷靜的面對并解決,必要時可以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幫助。此外,我們還整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