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幫信罪是重罪嗎?
1、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幫信罪都不是重罪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我國刑法并未對重罪輕罪進行一個明確的劃分,但是通過《刑法》體系中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應承擔刑事責任的罪名,以及正當防衛致人傷亡不承擔責任的條款來看,重罪包括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罪、搶劫罪、販賣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
2、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處罰
利用信息網絡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1)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2)發布有關制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3)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與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區別有哪些?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與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區別包括行為方式不同、行為目的不同、認定標準不同等。
1、行為方式不同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將是對“純網上行為”的認定。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是對“純網上行為”的定性,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對“幫助行為”的定性,并不局限于是否為網上的行為。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更像是一個特殊罪名,一旦出現難以區分行為人的行為性質屬于“發布消息”還是“廣告推廣”時,優先適用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因為它是純依靠網絡的特殊罪名。在兩罪界分實在困難的情況下,宜優先適用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這也是非信罪兜底的一種體現。
2、行為目的不同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中涉及的主要行為類型是建設群組網站和發布信息,這兩種類型均涉及兩個精準:或針對范圍特定的犯罪對象進行精準引流,如專門成立群組或相關網絡,將可能成為被害人的群體進行精準聚集;或發布的信息重點精準,例如發布消息中重點均落在某個具體實施犯罪所使用的即時通訊賬戶上,從而實現不法分子與犯罪對象的精準對接,如發布信息最常見類型就是編造虛假信息,引發網友關注某個公司的產品等。
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著力點并不在于犯罪對象,更在于全面輔助犯罪實施,更多關注不法分子這一群體,無論是技術支持還是其他幫助行為,均不以直接的犯罪活動為重點,而是更多方便犯罪活動的開展,如幫助其轉款、幫助其虛張聲勢、幫助其提供賬號(而非做賬號推廣)等。
3、認定標準不同
設立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目的是為了解決信息網絡犯罪中帶有預備性質的行為如何處理的問題,將刑法規制的環節前移,以適應懲治犯罪的需要。之所以稱之為帶有預備性質的行為,是因為行為的效果并不確定,精準投放的犯罪對象并不一定會成為實際受損的被害人,所以該罪名的入罪標準均是從行為人自身的行為來界定,如向多少群組發送信息,自己得了多少非法所得,并不關注其違法犯罪行為所帶來的實際“效果”。
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則恰恰相反,該罪名的入罪標準更多的是關注其所幫助的犯罪行為的“效果”,甚至在幫信罪的構成要件中都已經直接把“違法”二字去掉了,因為違法本身就是對效果的否定,如幫助提供支付結算多少元、為幾個對象提供幫助等。
公民、單位在明知他人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行為,但是依舊為其提供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等的技術支持,那么提供幫助行為的公民、單位可能就涉嫌犯了幫信罪。如果單從最高量刑來看,幫信罪并不屬于重罪。但一旦法院認定罪名成立,就會留下案底。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通過運用法律知識或者是相關專業人員的幫助來解決,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上述的文章內容中已經對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幫信罪是重罪嗎?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的話,可以查看本網站的其他法律知識內容,也可以咨詢本站律師為您解答。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