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提交的一條關于《關于完善刑法相關規定,對拐賣兒童違法犯罪開展綜合治理》的建議引起熱議。在閻志的這份建議中,提到將拐賣兒童犯罪的刑期起點參照綁架罪,直接調整為十年以上,從嚴打擊。
3月5日,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公益組織創始人張寶艷。她在去年也提出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應該參照綁架罪,最低十年起刑的建議。她非常高興有代表委員在持續關注此事。她表示其實目前每年發生的拐賣兒童案件已經非常少,有十幾起,并且這些孩子基本都能被找回來。
全國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 圖據上游新聞
代表建議:拐賣兒童犯罪量刑調為十年以上
閻志在提交的建議中提到,從整體上看,隨著打擊力度持續加大,我國反拐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拐賣兒童犯罪發案數總體下降,但拐賣兒童犯罪活動尚未完全消失。其原因在于部分地區重男輕女思想泛濫,買方市場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國家對拐賣犯罪量刑仍相對較輕,部分拐賣犯罪分子鋌而走險,甚至將罪惡主場由線下向線上轉移,隱蔽性增強。
閻志建議,完善刑法相關規定,進一步提高對拐賣兒童的懲罰力度。建議將拐賣兒童犯罪的刑期起點參照綁架罪,直接調整為十年以上,從嚴打擊。從源頭上建立完善、可追溯的身份識別系統。將新生兒指紋、血液采集納入初次身份登記必備流程,提高兒童生物識別率,建立全國聯網的人口資料庫。另外,要加強醫院對出生證辦理的管理力度,嚴厲打擊倒賣出生證、偽造親子鑒定等灰色產業,切斷偽造身份證明利益鏈條,打擊非法落戶行為。
“寶貝回家”創始人去年的建議得到了反饋
張寶艷 圖據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公益組織創始人張寶艷在去年便提出了“對人販子終身追責”和“對人販子加大量刑”的建議。
3月6日,張寶艷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她非常高興今年仍然有代表委員關注拐賣兒童犯罪這個話題。其實她在去年就已經提出類似觀點,即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應該參照綁架罪,最低十年起刑,最高直至死刑。
“其實拐賣在本質上就是一個綁架行為,但是它所造成的影響還要更惡劣。綁架至少可能還有一個贖票的機會,但是拐騙連贖票的機會都沒有。”張寶艷還表示,拐騙所涉及到可能還不止一個罪名,可能還涉及虐待、強奸、非法拘禁等等。而對于當事人和當事家庭來說,他們所受到的傷害還要更嚴重,并且這種傷害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加深。
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相關建議已經得到了最高法、最高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及公安部打拐辦等部門的積極反饋,不過此建議涉及政策和法律的修訂,而修改法律是非常嚴謹的,所以需要進一步的調研和推進。
強大的破案技術手段,使拐賣兒童案件越來越少
張寶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近年來拐騙兒童案件已經越來越少了,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每年大約發生的有十來起,并且這些被拐騙孩子還基本都能被找回來。
此前,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辦公室副主任孟慶甜在接受《中國慈善家》采訪時也介紹說,2009年至今,全國公安機關已通過積案攻堅和DNA數據庫比對等方式,找回6300余名被拐多年的兒童,現行盜搶兒童案件案發量每年不足20起。
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12月19日公布的2023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3年)》統計監測報告,由于我國持續加大打擊拐賣兒童犯罪的力度,拐賣兒童現象明顯減少。2023年,全國破獲拐賣兒童案件413起,比2023年下降45.4%。三年來,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發布近4000名兒童失蹤信息,找回兒童3900余人,找回率達到98%以上。
張寶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分析原因的話,主要得益于國家持續多年的打擊,這對拐騙行為有絕對震懾作用。而公安部門目前的偵查手段也非常強大,有一些孩子真的被拐騙失蹤了,公安部門哪怕山高水遠也能找回來,強大的技術手段使得現在破案率非常高。
張寶艷說,另一方面,現在的社會氛圍也發生了變化,法律也在不斷進步。首先現在買賣雙方均要入刑,這對買主就是一種威懾。再加上常年堅持的社會宣傳,現在的社會已經很難有“生不出孩子就去買一個”的觀念了,甚至現在社會對于拐騙兒童的行為本身都非常憤恨,這種社會氛圍會對買賣雙方造成巨大的壓力。
在買方和賣方均漸漸退出的時候,這個市場會開始慢慢萎縮。為萎縮兒童拐賣市場,閻志還在建議中提到,調整與完善現行收養制度,杜絕假借收養名義拐賣兒童,通過疏通合法收養渠道、簡化收養程序、降低收養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現在發案量比較少,孟慶甜在接受《中國慈善家》采訪時強調,但對這些丟失孩子的家庭來講,仍然是百分百的傷害,只要有一起,就不能松懈。另外,孟慶甜還表示,盜搶兒童的犯罪降下來了,自生自賣現象還時有發生,打擊難度較大,買的不會說,賣的也不會說,只能通過一些線索去發現,需要多部門配合綜合治理。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