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一個每個人都聽說過,但大部分人都未接觸過的名詞。
你真正了解“自首”嗎?
自首制度在我國源遠流長,我國歷史上自首制度起源于西周時期,到秦代已把自首規定為一項法律制度,以后歷代相沿至今。
西方國家也有自首的立法規定。自首從寬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刑罰裁量制度,是我國懲罰與寬大相結合基本刑事政策的具體化、法律化。
根據我國刑法第67條的規定,自首分為一般自首和余罪自首兩種。
其中,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人實施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
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自首真的可以減刑嗎?
不是“減刑”,而是“減輕量刑”。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潛逃很多年了還能自首嗎?
自首的時間既可以是犯罪事實發覺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實被察覺之后。在未被抓捕前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都可認定為自首。
自首有哪些條件?
要看自首的方式與動機,例如犯罪分子應是出于真誠悔罪自動投案;犯罪分子必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人愿意接受國家的審查和追訴。符合這些條件,才可以認定為自首。
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算自首嗎?
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只要如實交代犯罪事實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
自首能減多久?
投案自首具體能減輕量刑多少年,目前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所以無法作出詳細回答。但《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中寫明:自首要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實踐中,該判兩三年的自首基本緩刑,該判5年以上的自首都是3年以內,10年以上的能到10年以下。
被抓到后“坦白從寬”算自首嗎?
自首與坦白存在相同之處,但也有區別,不可一概而論。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實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
他們的區別首先在于是否自動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動投案;坦白是被動歸案;坦白與自首的關鍵區別還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機關掌握。所以,自首是法定的從寬量刑情節,坦白是酌定量刑情節。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