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上幼兒園的教育權利是如何規定的?幼兒園是否做到了?
學前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在法律上是如何規定的?
果雪兒回答:
有關學前兒童教育的權利,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二章《學前兒童》第十三條是這樣規定的:“國家保障學前兒童的受教育權。對學前兒童的教育應當堅持兒童優先和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尊重兒童人格,保障學前兒童享有游戲、受到平等對待的權利。”
作為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接下來,果雪兒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具體分析下:
有關學前兒童受教育的權利的規定,這里規定了國家的主體責任,由國家給與保障。
學前教育是改變命運的第一階梯,是每一個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對一個人一生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學前教育直接受益于每一個適齡兒童,服務于整個社會,是提高全民素質、促進社會進步、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的具有根本性的第一步。
國家作為學前教育保障的實施者,要做到“幼有所育”、“應助盡助”。
在這里,明確了學前兒童受教育權利的原則及主要內容。
國家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就是要讓兒童成為利益最大化的獲得者,就是要讓兒童成為享受教育權利的最優級。
兒童優先,兒童利益最大化,作為學前兒童受教育權利的兩大基本原則,是必須給與遵循和堅守的。
在具體落實學前兒童的受教育權方面,“尊重兒童人格”是前提和基礎。
尊重兒童,是由1989年11月的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保護兒童權利的國際法律文書《兒童權利公約》提出。我們的孩子,從一降生,便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便是具有獨立的、不可侵犯的人格的人。
尊重幼兒的人格,就要踐行平等的觀念,就要采取無歧視的視角。所有的幼兒,都應該享有同等的權利,不受身心的傷害或區別待遇,不因其民族、語言、宗教、社會出身、傷殘等等而有任何差別。
當然在現實中間,就是有些父母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對幼兒人格的不尊重,個別幼師在工作中也存在著程度不同的忽略、漠視乃至踐踏幼兒人格的行為;這種不尊重,會嚴重影響到幼兒的發展,不利于幼兒的精神成長,嚴重地甚至會讓幼兒喪失自尊和自我價值感,在心靈深處留下永久的創傷。
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蹲下來傾聽每一個幼兒的心聲;用真誠的心來信任幼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允許幼兒犯錯,給幼兒留出自我成長的自由空間;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避免一些不尊重幼兒人格的言行發生……
尊重幼兒的人格,能夠幫助到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格。
游戲是學前兒童健康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是學前兒童享受教育權利的最主要內容。
學前兒童的游戲具有參與的趣味性、秩序化,能夠讓幼兒之間和諧相處,有效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另外,還可以從身體、心靈、智力、藝術等多方面促進兒童健康發展。
可以說,游戲是學前教育最重要的活動,是幼兒成長過程中最基礎的一種文化環境。
作為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果雪兒攜手北京師范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推出了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繪本,主要就是以繪本閱讀、健身操、趣味游戲、講故事等游戲化的形式開展,助力近5000萬在園幼兒的更健康成長。
國內第一套國醫啟蒙繪本課程介紹 2023年中國特色幼兒園發展鑒證
新時代幼兒園國學教育教學有哪些內容?
深度:國際國內世界幼教理論理念大全集結號,第14個超出你想象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