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大學是個“60分萬歲”的地方,因為科目只要及格,你的學分就能拿到,而學分則是一個學生畢業的重要標準,逐漸就開始關注起績點的重要性了。大學畢業時,你與別人的差距不是體現在那本畢業證上,而是在你與別人的績點上。那么績點到底重要嗎?
首先,要談論績點首先得知道績點是什么,績點是作為國際通行的學生學習成績評估體制,是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那績點到底怎么算?國內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10-5)(90分以上按90分計算)。
雖然績點不像學分那樣,對于畢業時那么重要,但績點在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時,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同時也是評選獎學金、轉專業(雙修)、出國留學以及對外交流項目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績點是考量學生學習能力的最具普適性的一個檢驗手段。而作為這樣一個全民適用的標準,績點的高低無疑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
有應試的地方就有分層,有學霸的地方就有學渣的存在,而績點就是驗證學霸和學渣的指標之一,所以績點高低的分化是必然的。
不管你考上了985、211、還是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都會有著四類人存在:
一類是天天泡圖書館,認為獎學金是十分重要的學霸;
一類是經常參加社團活動或實踐活動甚至創業的實踐者;
一類是平平淡淡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既不愿費力氣爭取做最好,也不甘淪為最差的普通大學生;
一類是抱著“來大學就是為了玩”的心態,無所事事沉迷游戲整日逃課的真學渣。
他們對待績點的態度各有不同,一部分人這樣覺得,績點不需要要求特別高的,大學成績只要不掛科,就萬事大吉。但還有另一群人,在他們心中績點很重要,績點很重要,因為這關系到他們的未來。
不同的心態看待績點,也會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就像你玩游戲一樣,有的人花錢買了一張點卡,在有限的游戲時間里選擇一味練級,有的人交友刷副本,有的人在游戲里談一場戀愛。
點卡的時間到了,一味練級的人把號賣了,得了不少錢。而另外一些人,有的擁有了發展到線下的友誼或愛情,有的緣分就隨著離線而消逝了。
對于心態不同的玩家,游戲過程與結果都不相同,績點也是如此。
如果你重視績點,想要通過績點改變未來學業,那你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學習上,犧牲很多業余時間,你很有可能得到,保研或者出國上名校的機會。如果你不重視績點,也可以獲得成功,那你要早早的把精力放在找工作或者考研上。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