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貸款利率政策調整主要是針對首套房貸款,并不涉及存量房貸款利率。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利率政策主要目的是提振房地產,促進增量房消費,而不是減輕存量房貸款壓力或者說降低存量房的負債。
在2023年以前高位上車的購房者不計其數,這部分購房者的利率基本維持在5%-6%左右,二套房的利率可能更高,存在利率破7%情況,現在又疊加三年疫情封控、經濟疲軟、收入減少等大環境問題,使得這部分購房面臨很大的還貸壓力,如同堰塞湖一樣,存在很大金融風險。
現在貸款利率按照浮動利率加基點的方式執行,也就是貸款利率=LPR+BP基點,2023年5年期LPR總共下降了35個基點,但是各大銀行BP基點動輒150-200個,而且BP基點是固定不變的,雖然LPR下降的35個基點,也只是杯水車薪,這點幅度更像是象征性心理安慰,存量房貸利率依舊居高不下,依然沒有實質性解決辦法。
讓我們看一看銀行其他貸款利率。貸款的主要來源是銀行吸收老百姓的存款和國家降準釋放的資金。先看一下最近的5年期存款利率,各大銀行基本都下調了存款利率,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基本在2.75%-3.2%之間,利率非常低。2023年國家通過兩次降準總共釋放了流動性資金超1萬億元,也就是說,銀行現在有充足的貸款資金來源。
這就致使銀行的其他貸款業務利率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呢?舉例:目前銀行推出的消費信用貸款基本上在4%以下,有的銀行的消費貸甚至低至3.65%,幾乎接近二套房公積金貸款利率3.575%,而且給的消費貸款額度還都不低,一個工薪族正常情況下可以拿到20-50萬的額度。
那有人會問,能不能把消費貸置換高利率商貸?答案是,不允許!銀監會和消費貸貸款合同都明確規定,消費貸不能流入房地產。
這種情況就非常讓人費解了,一方面讓你背負6%高利率房貸,一方面給你發放3.65%的消費貸讓你去消費,房貸都要斷供了還能有心思去貸款消費?還不能用3.65%的利率去沖6%的利率,難道買房子不是消費嗎?這種做法不是自欺欺人嘛?
另外,這種規定還存在明顯bug,舉個例子:張三找李四借了50萬用來娶媳婦,張三的女朋友翠花告訴他,娶我必須先買房子,無奈之下,張三只好拿著借李四的50萬買了房子,之后李四要做生意找張三要錢,張三手里實在沒錢,只好信用貸款50萬還給李四,問:張三貸款的50萬是否認定為流入房地產?現實中如果他們都是線下交易,根本查不清資金來源,很難界定。
不過,政策規定不允許,咱們就要遵守。
國家費盡周折出臺房貸利率調控政策,利息到底能有多大差別呢?下面以商貸貸款50萬為例。
等額本息
最高、最低利息之差:20年節省15萬元利息,年均節省0.75萬元;30年節省26萬元,年均節省0.87萬元。
結論:差距非常明顯,20年利息省下一輛大眾,30年利息省下一輛寶馬,果然商貸差額中蘊藏財富密碼,不能不重視啊!
言歸正傳。到底如何解決商貸高利率呢?
1.商貸轉公積金。優點就是利息明顯降低,償還壓力小。缺點就是公積金貸款要求高,首先職工需要繳納公積金,符合公積金貸款條件,而且公積金貸款額度有限,一般在40-80萬左右。
2.低息貸款置換。如果沒有公積金或者公積金不符合條件,可以用低息貸款置換,貸款比較靈活。缺點就是,消費貸等貸款不允許進入房地產,貸款期限短受限制,貸款到期后需要償還本金,重新貸款。
3.抵押貸款。 既沒有公積金貸款,也沒有低息貸款,剛需購房,可以先借資金墊付購房款,拿到房產后抵押貸款還掉借款。優點就是資金來源快。缺點就是還款壓力大,只適合房價總額比較小的操作。
聲明:本文為睿智百香果9527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