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3年,國內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我國居民的儲蓄熱情是空前高漲。僅2023年,居民存款就增加17.84萬億元,較2023年多增加7.94萬億元。而在進入到2023年之后,僅1月份國內居民存款就增加了7900億。
其實,居民喜歡存錢的原因是為了應對失業、疫情、疾病等突發事件。此外,現在投資環境并不好,投資房產、股市、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高收益品種的風險很大,很多人擔心會蝕掉本金,所以干脆就把錢存入銀行定期,這樣既可以獲得利息收入,而且本金也很安全。
不過,與居民儲蓄存錢的熱情相比,各家銀行卻都在不斷的減少物理網點數量。資料顯示,從2023年開始,有將近2600家銀行分支機構停止業務。而進入到2023年之后,僅僅是前2個月時間,就有近200多家銀行網點停止營業。這意味著,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已經有近3000家銀行暫停營業,而銀行網點的快速減少也讓人感到吃驚。
那么,為什么各家銀行都在拼命削減物理網點的數量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很多銀行的物理網點長期處于虧損的狀態。而各家銀行為了節約運營成本,提高自身業績,就會把不賺錢的銀行網點給裁撤掉。
另一個是,現在很多傳統銀行都把業務辦到了互聯網上。只要手里有一部智能手機,下載銀行APP程序,就可以在銀行APP上辦理收款、轉賬、存錢等90%以上的業務。所以,對于銀行來說,既然客戶們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在網上辦理業務,就沒有必要留下這么多物理網點了。所以,銀行裁撤掉大量物理網點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么,有近3000家銀行網點“暫停營業”,究竟釋放了什么信號?第一,銀行物理網點被“暫停營業”后,工作人員很可能會被削減。過去,人們對銀行工作人員這份工作很是羨慕,覺得工作穩定,收入又高。而現在,大量銀行工作人員會因為物理網點的減少,會面臨失業的問題。而且,未來各家銀行采取減員增效的策略乃是大趨勢。所以,銀行工作人員要事先考慮將來的出路。
第二,隨著銀行的物理網點的大量減少,ATM的數量也會快速下降。由于手機移動支付的普及,人們結算支付都可以使用移動支付工具,并不需要再提取現金了。而對于銀行來說,出于降低運營成本的考慮,也會大幅削減ATM的數量。當然,ATM并不會全部消失,銀行還會留一部分ATM機,讓那些需要提取現金的人群來使用。
第三,銀行的物理網點會越來越少,而剩下的物理網點會逐步人工智能化,比如,客戶到柜臺上辦理的業務,以后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來解決,這樣不僅效率高,而且也能降低運營成本。當然,有些老年客戶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銀行還是會留下一些工作人員的。但總體來看,人工智能逐步進入銀行將是大趨勢。
近3000家銀行網點“暫停營業”,釋放了什么信號?1、未來銀行工作人員可能會被迫離職,大家現在要為自己將來做些打算了;2、銀行物理網點減少,ATM機也會大幅減少,畢竟現在使用現金支付的人不多了。不過,銀行也會保留一些ATM機,以方便客戶使用。3、在大量銀行物理網點被關閉之后,剩下的銀行物理網點將會逐步實現人工智能化(AI)。這樣銀行的工作效益和成本都會大幅降低。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