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還不上錢,股東一般不需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而且如果股東沒出資,在注冊資本認繳制下,股東享有期限利益,沒到認繳期限的話,公司債權人也不能要求股東來承擔責任 。
那如何追究股東的個人責任呢?
加速到期。
也就是說即使認繳期限沒到,只要股東沒出資,債權人就可以要求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如何加速到期呢?根據法律規定,公司解散或破產,就可加速到期,要求股東承擔責任。不過,這樣比較麻煩。
2023年11月8日實施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新規定了兩種加速到期的情形,不需要公司解散或破產也可以加速到期,來追究股東責任。
第一種,“人民法院窮盡執行措施無財產可供執行”,也就是公司不能履行債務的,那股東出資就應加速到期。如上面漫畫所示,孫悟空即使出資期限沒到期,也要承擔責任。
具體做法就是,在執行階段申請執行,如果因無財產可供執行的,終結本次執行之后,就可以提出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在未出資的本息范圍內承擔責任。
如(2023)粵03民終17343號案件中,法院認為公司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原審法院已因公司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作出終結本次執行的裁定,可以認定公司已具備破產原因但不申請破產,故其股東的出資應加速到期。最后,判決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來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第二種,“產生債務后延長出資期限”,也可以加速到期。
如果發現債權產生后延長出資期限的,公司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股東加速到期,在未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不用等到執行階段。在(2023)粵0303民初11518號一案中,法院認為,因為股東延長出資期限的行為,在債務產生之后,最后直接判決股東在其未繳納注冊資本本息范圍內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我們看到《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發布后,對債權人的保護更強,追究股東個人責任相對來說更簡單了。
因此,對股東來說,要認識到認繳出資期限,是為了鼓勵創業,減少投資壓力。股東要根據自身實力,量力而行。如果濫用認繳期限,可能是引火上身。
對債權人來說,看到公司沒錢還,也不要灰心,如果股東沒有認繳出資,債務產生后故意延長出資的,或者在執行后公司還還不上錢,就可以要求加速到期,追加股東個人為被執行人了。
對公司來說,債權人沒必要提起破產申請,就可以要求股東責任加速到期,如果幾個股東的出資足以償付公司債務,公司就不會輕易走到破產的境地。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