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如今我們大都生活在和平年代,過著安穩幸福的日子。
是否還會想起疫情期間那些逆行的醫護人員?可曾想過那些默默駐守在邊境的軍人?是否還記得冒著生命危險,在邊境雷區排雷的戰士?
在2023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典禮上,有一個軍人用紗布蒙著雙眼,他抬起空蕩蕩的袖管,有力地敬了一個軍禮。
圖:杜富國
這一幕讓人心疼又感動,許多觀眾得知他的事跡后,不禁流下熱淚。
在一次排雷行動中,面對前方未知的危險,他對身邊的戰友說道:“你退后,讓我來!”
地雷突然爆炸,他用自己的身體護住戰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他就是新時代的“排雷英雄”杜富國。
那么,杜富國在排雷中遭遇了什么?負傷后國家又給了怎樣的待遇?
1991年,杜富國出生在貴州省遵義市的一個農村家庭里,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杜富國,從小就非常懂事。
2010年,19歲的杜富國光榮參軍入伍,成為一名邊防戰士。
圖: 杜富國
在許多老兵的眼眼里,杜富國這個小伙非常勤快,修水電、修設備,這些活兒他從來都是搶著干,而且杜富國做事非常沉穩,一點兒也不像90后的樣子。
2023年6月,陸軍準備組建了一支掃雷大隊,赴云南邊境進行作業。杜富國知道后第一時間向部隊遞交了申請。
在我國西南邊界的老山地帶,下面埋葬了100多萬枚地雷,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這些地下的爆炸物卻一直影響著當地老百姓的生活。
許多老百姓不知道哪片區域有地雷,經常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就被炸傷或者炸死了,所以當地百姓希望部隊出面解決,排除這些隱患。
剛到排雷大隊的杜富國,雖然不是最聰明的,但永遠都是最努力的那一個,第一次接觸排雷專業訓練,杜富國的成績并不是很好。
于是他就利用空余時間給自己加練,別人休息玩游戲,杜富國就默默地在一旁“啃書”,慢慢地,他的成績在全隊里名列前茅。
圖:雷區
在2023年的一次排雷任務中,杜富國和戰友在一個雷場進行作業,“嘀嘀嘀嘀.....“杜富國手中的探雷器發出警報聲。
杜富國和戰友立即停下腳步,他上前小心翼翼的撥開上面的浮土,發現下面竟然埋著一顆超級大的地雷,根據經驗,杜富國判定這是一枚“反坦克地雷”。
顧名思義,反坦克地雷是用來摧毀坦克和裝甲車的,這種地雷需要很強的壓力才能爆破。
這個地雷一共有三層,在拆除中必須十二分小心才行,這也是杜富國從軍以來,第一次遇到“反坦克地雷”。
杜富國用一只手輕輕地扶著地雷,另一只手小心翼翼的去破解裝置,現場的人都屏住呼吸,不敢發出一絲聲響,差不多持續了10分鐘,地雷終于被杜富國成功取出。
雖然只過了10分鐘,但是大家都覺得好像過了很長時間,尤其是杜富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徹底浸濕了。
大家這才都松了一口氣,杜富國抱著這顆比臉還大的地雷,高興得像個孩子。
圖:杜富國排雷
在排雷大隊的3年時間里,杜富國累計進出雷區1000余次,排除各類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
杜富國憑借著一身過硬的本領,杜富國被戰友們稱為“全能雷神”。
雷場如同戰場,前進,就意味著隨時都會有危險!
2023年10月11日下午,作業組長杜富國和戰友艾巖在麻栗坡縣進行掃雷作業,這片區域距離老山非常近,所以爆炸物分布十分密集,排雷大隊在這里排查了很長時間。
在排查時,杜富國發現有一顆彈體隱約暴露在地面上,他們初步判斷,這是一顆加重手榴彈,而且很可能下面埋藏的不止一顆。
情況十分棘手,杜富國決定親自查看情況,于是杜富國讓艾巖退到他身后:“你往后站站,我來處理。”
圖:杜富國
杜富國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開始清理上層的浮土。“轟”的一聲巨響,誰也沒想到手榴彈在這時突然爆炸了。
在這緊要關頭,杜富國下意識地撲向站在一側的艾巖,強大的沖擊波和飛散的彈片,把杜富國身上的防護服都炸開了花。
在杜富國的保護下,艾巖只是受了輕傷,當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身邊的杜富國和臉上和身上都是鮮血,當場陷入了昏迷。
艾巖和戰友們趕緊把他送往醫院,由于縣里的醫療水平有限,部隊連夜把他送到了第59醫院進行搶救。
第59醫院提前接到消息,迅速成立搶救小組,經過三天三夜的搶救,杜富國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他的雙手和雙眼卻沒有保住。
圖:搶救中的杜富國
看著病床上兒子的樣子,杜富國的母親在一旁心疼地流下眼淚,此時的杜富國看不見,但是他聽見母親的抽泣聲,立即安慰道:“媽,我沒事,放心吧。”
此時的杜富國,和妻子結婚僅過了半年,因為身在部隊,他和妻子本就聚少離多,杜富國還沒好好看看妻子,還沒有對父母盡孝,就發生了這樣的意外。
這時的杜富國還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永遠看不見了。
杜富國的病床前站滿了前來探望的領導、家人、戰友,醫生決定把他的狀況告訴他,還特意請來了心理醫生在旁邊準備著。
沒想到當杜富國得知自己的身體情況后,他只是沉默了幾秒,然后用顫抖的聲音告訴大家:“我知道了,請給我點時間,大家放心吧。”
圖:病床上的杜富國
雖然杜富國沒有做出強烈的反應,但是誰敢放心呢?杜富國的家人和戰友寸步不離地守在他身邊,就怕他一下子想不開發生意外。
沒想到第二天醒來,杜富國像往常一樣,跟大家聊天,正常吃飯,甚至主動要求鍛煉身體。
在治療過程中,傷口會出現“幻覺痛”,會感覺到自己的手指在痛,就像刀子割肉一樣。但是杜富國卻從來沒叫過一聲疼,這讓他的主治醫生深感敬佩,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堅強的戰士。
圖:搶救中的杜富國
根據杜富國的情況,醫院還特意組建了心理治療團隊,并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預方案,但是杜富國一套都沒用上。
杜富國負傷后,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他的英勇事跡,許多志愿者和熱心市民自發地向杜富國捐款,但是杜富國都一一拒絕了。
在訓練康復期間,杜富國依然堅持部隊的作息時間,按時起床,到點吃飯。失去了雙手,他開始鍛煉用牙齒、殘臂、腳掌洗臉穿衣,并且還能用輔助工具自主吃飯。
在部隊的時候,杜富國的被子就是全班疊得最好的,失去雙手后,他依然堅持每天都疊軍被,他一點點摸索著,用胳膊、用頭頂,把被子疊得板板正正。
在杜富國的堅持下,醫生還給他加強了體能訓練,杜富國在跑步機上一點點鍛煉,從跑5分鐘,10分鐘,到跑3公里只用13分鐘,超過了軍事訓練大綱的合格標準。
圖:杜富國進行康復訓練
為了讓丈夫重新感受外面的世界,杜富國的妻子成了他的雙手和雙眼,寸步不離地陪伴他,照顧他。
醫院還為他定制了許多功能的義肢,杜富國通過鍛煉使用義肢,可以逐漸分辨物體,可以拿起一些物品,當他第一次可以用義肢拿起東西時,他將一朵玫瑰送給了妻子王靜。
圖:杜富國用義肢給妻子獻花
杜富國的身體狀況一天天好起來,那么他以后該如何生活,成了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
杜富國負傷時只有27歲,正是血氣方剛的青春年華,他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呢?
2023年11月24日,杜富國被國家授予一等功獎章和證書。
身在和平年代能獲得一等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不僅如此,杜富國還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202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并且中宣部還授予他“時代楷模”的稱號。
圖:杜富國榮獲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標兵
如今杜富國并沒有退伍,依舊在軍中服役,作為一名四級軍士長軍銜的老兵,杜富國每月有7000多元的薪資,除了工資外還有各種補貼,而且對于殘疾軍人,國家保證供養終身。
除此之外,杜富國的妻子和父母,國家也進行了妥善安置。
雖然不能從事之前的排雷工作,但是杜富國并沒有清閑下來,安然享有國家的供養。
杜富國開始苦練普通話,吐字和發音技巧,因為他還有一個夢想,就是想當一名播音員。
通過一年多的恢復和訓練后,杜富國的聲音逐漸變得清晰洪亮起來,整個人也變得有自信了。
杜富國在部隊有了一個嶄新的身份,他成為軍隊廣播節目《南陸之聲》的播音員,把自己從參軍到排雷,從受傷到康復的過程講述給更多人聽,用自己的經歷鼓勵更多的人。
圖:杜富國播音
2023年,杜富國又做出了一個新的選擇,他成為貴州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完成當兵之前的學習夢。
杜富國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每一個人:這世間沒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值得一提的是,杜富國作為家中的長子,他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杜家的這四個兄弟姐妹,妹妹杜富佳是一名護士,在疫情期間,曾兩次前往抗疫一線。二弟杜富民是一名急救醫生,一直堅守在重癥病房里。
小弟杜富強和哥哥一樣參了軍,目前在西藏山南軍區某邊防團服役,守護著祖國的邊境。
圖:杜富國的弟弟妹妹們
“大疫當前有大義,小家當中有大愛”
杜富國一家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