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僅兩項目開盤
國慶黃金周通常都是推盤旺季,不過受到此前市場持續冷淡的影響,今年黃金周期間,開發商的態度都比較謹慎。據**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北京范圍內僅有兩個項目開盤,累計新增供應160套,與去年“十一”假期相比,開盤項目個數減少了4個,供應套數下降了75%。巧合的是,開盤的兩個項目均位于朝陽區東壩區域,分別為首開常青藤和利錦府。
位于首開常青藤項目旁的利錦府,則以改善型需求為主,推出了100-130平方米的精裝修高檔公寓。該項目銷售人員告訴北京律師網小編,利錦府項目均價在4.9萬元/平方米左右。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此前一段時間市場比較冷淡,所以多數房企并沒有選擇在十一黃金周期間推盤,而主要以消化存量為主。**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就認為,客戶需求不足是此次黃金周期間開盤項目數量較少的原因。“對于項目來說,需求充足才能達到開盤條件。”郭-毅向北京律師網小編表示,“從現在的情況來講,開盤時機對開發商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客戶量。現在的開發商是依據客戶積累的情況來選擇推盤時間,所以并不掌握主動權。”
政策利好或有助于消化庫存
在“銀十”平淡開場之時,伴隨著銷量的同比下滑,北京商品住宅庫存量則在節節攀升,創下歷史新高。據**機構統計數據顯示,10月7日,北京商品住宅可售套數已經達91265套,成為自2023年3月北京清理3.3萬套無效庫存以來的最高點,與今年年初5.5萬套庫存相比大增3.6萬套。
對此,**機構副總經理任*鑫分析認為,在持續緊縮的信貸政策、自住型商品房集中入市等多方因素疊加影響下,樓市成交量持續低迷。而房企在銷售業績與資金使用成本的壓力下,加大推盤力度以回籠現金的意愿上升,供應量的增加與成交量的低迷,促使樓市庫存量直線上升,至10月份達到高點。
不過他也強調,隨著信貸松綁政策的逐步實施,預計未來剛需剛改型購房需求加快釋放,四季度北京樓市成交量將復蘇回暖。“央行‘認貸不認房’的二套房認定方式,提高了購房者的資金杠桿率,可以促進購房消費的增加。”任*鑫表示,一系列政策調整都在為剛需購房者帶來實質利好,提振購房信心,四季度北京樓市在利好的刺激下,有望成為全年成交高峰。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