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商鋪返租被騙該怎么辦?
被騙錢的應該報警處理,詐騙數額在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涉嫌詐騙罪。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商鋪返租合同存在哪些情形屬于可撤銷合同?
1、基于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3、第三方實施欺詐,使合同的一方在上當受騙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而合同的另一方知道該欺詐行為的;
4、一方以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合同的;
5、一方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
6、顯失公平的合同。
三、商鋪返租民事欺詐和詐騙的區別有哪些?
1、主觀目的不同。
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
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
3、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不同。
詐騙中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客觀上不作履行合同的任何積極努力,或者是履行小部分而騙取大部分財物;而民事欺詐行為,行為人有履行合同的誠意,能夠雖有可能無法完全履行,但能作各種努力。
4、對所獲財物的處理方式不同。
詐騙中,行為人拿到對方當事人財物后,或攜款潛逃,或是揮霍浪費,根本不想履行合同或將財物歸還對方;而民事欺詐中,行為人在取得財物后,多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為履行合同創造條件。
商鋪返租被騙要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如果被對方騙錢,要第一時間報警,如果對方沒有騙錢,是在簽商鋪租賃合同的過程中隱瞞了相關事實,這種以欺詐為手段簽訂的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屬于這種情況的承租人可以請求仲裁機構或者法院撤銷合同。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