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退休金一直以來都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原因很簡單:太高了。據了解,很多公務員退休后一個月能領5000元以上的退休金,如果地區經濟好一點、級別高一點,退休金上萬都不稀奇。
很多人都比較疑惑:不是說公務員工資不高嗎,為什么退休金都比很多人的工資高了?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公務員退休金的那些事兒。
公務員退休金領取方式不同
首先我們要知道,以往公務員退休金的領取方法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改革之前,公務員的退休金和在職期間的工資掛鉤,退休后每個月還可以領取在職時80%左右的退休工資,盡管少了一些補貼和獎金,但綜合到手仍然比較高,老一輩的公務員基本都是按照這個方式來領的。
而自從2023年起,公務員開始實行養老金并軌,也開始和一般企業職工那樣,單位繳納+個人繳納,退休后根據繳納數額領取對應的退休金。目前還處于過渡期,但根據規定,改革后公務員的退休金,不會比以前低。
公務員繳費基數比較高
其實從客觀上來說,并不是公務員退休金太高,而是一般人退休金太低,原因也很簡單:繳納太少。現在很多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的時候,根本不是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的,而是按照最低基數繳的,基數只有3000多,養老賬戶上自然沒多少錢,退休后能領的也不多。
而公務員就不一樣了,公務員的養老保險是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的,繳費基數比較高,一個月光是保險就能交一兩千,這部分雖然不會直接打到工資卡上,但是退休后的作用就會體現出來。繳費的時候是別人的好幾倍,最后領取的時候自然也是別人的好幾倍,這也是公務員的福利體現。
公務員繳費年數比較長
除了繳費基數高以外,繳費年數較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現在很多人都是剛好繳納滿15年,達到領取標準就不繳了,賬戶上錢不夠,那一個月領一兩千就很正常了。而公務員就不是這樣,由于工作性質比較穩定,工作滿30-35年不是問題,多一點的甚至能到40年。養老金并軌后,工齡是可以直接折算為繳納年數的,較高的基數加上很長的年數,賬戶上的錢足夠多,每個月能領的自然更多。
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以往的公務員如果中途辭職或者被開除,養老直接沒有保障。而現在公務員一年一年交,即使后面離開公務員隊伍,已經繳納的依然有效,對于廣大公務員來說,也是一重保障。
綜合來說,并不是公務員退休金太高,只是公務員完全按照規定繳納保險而已,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正規情況足額繳納社保,最后能領到手的不一定比公務員低。但真正能完全按照規矩做事的,估計也就只有體制內了。
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呢?可以留言說說自己的意見!
咨詢電話:18511557866
關注微信